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抱拙居闲话》之十五——免俗难,要免俗!

(2007-03-12 10:37:13)
分类: 《抱拙居闲话》(愚翁)
 

《抱拙居闲话》之十五——免俗难,要免俗!           愚翁

                                  

  我的三篇涉及当下科研管理的“闲话”陆续刊出以后,我的一位老朋友见面挖苦我说:“你现在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痛,要是你在台上,你该怎么办?”这一着其实我是早料到的,明眼人或许可以察觉出来,我在这些文章落笔时是有过踌躇,是留了余地的。不过,这话还的确触及了我的痛处:要是我在台上,我也难“免俗”,照样会做出被自己抨击的事来。

  这里说一个故事。

  大约十几年前,有关部门开始统计和发布我国高校和科研单位发表“SCI”文章的数目与排名后没有几年,南京大学超过了北大。当时媒体沸沸扬扬,“南大科研成绩赶上了北大!”北大内部也有点慌乱着急。南大的一位校领导向我面授机宜:“要是北大做个规定,教授一年必须发几篇SCI文章,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分别有几篇,北大SCI名次肯定超过南大!”对于北大,这样的规定显然是大事,非得“民主”一番不可。于是专门召开了校学术委员会,讨论科研形势。会上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SCI文章多少不能代表一所高校的科研水平,有些国家急需的重要科研成果并不能反映在SCI文章上,学校不应采取硬性规定要求的措施;另一种意见虽然同意上面对SCI的看法,但认为:在学校SCI排名已然落后的形势下高唱“SCI 不代表学校科研水平”会被人讥讽为“阿Q精神”,赞成采取一定强制与激励措施把SCI指标扳回来,“到那时再说‘SCI不代表水平’也不晚”。激烈争辩结果,前一种带点“名士风度”的意见占多数,学校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任其自流,北大的SCI名次自然继续落后。

  这种情况终于使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按捺不住,纷纷制订出各自的“硬性规定”,对教师职称提升和研究生毕业都规定了SCI文章的指标要求,还采取了奖励措施。这一着还真灵,北大的SCI名次重新前移!

  事情就是这么矛盾,这么冷酷:你认为带点功利色彩的、显得有些庸俗的举措还真能提高一个单位的声望,而自认为“淡然”、“超脱”的“名士风度”却免不了败下阵来。这是现实,这是环境!正是这种环境,使急功近利的“世俗”战胜高瞻远瞩的“名士”。正是这种环境,使具有慧眼卓识的大师也会迁就凡夫俗子于一时,甚至自己也会随波逐流,使那些貌似有理的管理措施大行其道。

  但这些管理措施决非繁荣科学的康庄大道。科研管理的种种指标,SCI文章、获奖数、课题数……等等,确能反映一个单位,一个科研工作者的某些方面的活动业绩,但决非全部,甚至不是主要方面。片面追求这种指标,或许能赢得单位或个人的名声、地位、奖励等利益于一时,但从长远来看,却反而可能削弱真正的原始创新,放过重大基础研究突破的机遇。就像人口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大家都清楚,一个国家决非人口越多越好。刻意追求这种指标,势必铸成大错。

  我之所以不怕讥讽去抨击这些我自己也曾赞成并推行过的措施,就是为了改变这样一种急功近利的政策环境,就是为了:对科研管理者,可使之清醒:这些措施只是权宜之计,不能长远依赖;而对一般老百姓,使之对舆论炒作,能淡然处置,不盲目听从,不随便追捧。这样,一种宽松、和谐、活跃,有利于真正创新的研究气氛就能营造出来。

  事物都有两面性。只要一种声音、一面之词,久必成害。在这点上,我有优势:“不在其位”,矛盾双方不在同一人,可以无所顾忌,不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可以攻其一点,除其弊而兴其利矣。当然,我并不奢望,我的这点文字能补事于万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