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成禁区
(2012-05-02 17:01:03)
标签:
社会人生生话文明时尚休闲杂谈旅游 |
分类: 饭后茶余龙门阵 |
景区成禁区
偶是个不大爱出门的人,虽然干的是汽车客运,好象有出门的机会,但偶却少外出,按潮语说法是“山龟神”。偶从部队转业至今30年,因公外出屈指可数,只去过北京、西安、延安、杭州、金华、悟州、衡阳、厦门、泉州、昆明、大理、丽江、香港及省内几个城市。偶虽出过门,有的地方连走马观花都没有,来去匆匆。从偶的个人爱好来说,旅游不是不喜欢,只是目前没时间。偶自费走的地方,当然比因公多得多。
五一节期间,媒体拿旅游景区门票开涮。2007年国家发改委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国内许多景区最近一次价格调整时间是2008年左右,今年恰逢“解禁年”。所以,不少景点以此为契机,开始为涨价忙碌。现在多数景点的门票价格,跨入“百元时代”。部分国内著名的5A景区如湖北武当山、四川九寨沟、安徽黄山等,门票价格都在200元以上。人类的衣食住行,这行就包括旅游吧。以四川九寨沟为例,旅游旺季门票价格是220元,观光车票90元,再加上10元保险费,游客的“进门费”为320元。如果一家三口旅游,门票要花掉近千元。不少人感慨“游不起”。
在台湾,门票不是台湾旅游业主要经济形式,台湾旅游业的收入主要靠游客增多带来相关产业税收增加。在台湾,没有一个寺庙收费。在台湾,日月潭、太鲁阁等自然景区都不收门票费。类似的自然景点也不会交给私人公司打理,全由政府机构进行维护和运营。虽然不收门票,但拉动效应明显,当地零售业、餐饮业、旅馆业和交通业都因为游客的到来而得到发展,政府每年的税收也因此增加。门票经济从来不是台湾旅游业的主要形式。当地政府和旅游业者算的是一笔大账。日月潭不收门票,可以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借以推动地方零售业、餐饮业、旅馆业和交通业的发展,最后政府再用税收的方式获益。税收增加,台湾观光机构获得的预算也随之增多,其每年的预算都增加。这是聪明之举。
我国的旅游业是有点急功近利,投资不足,创收有余,园中有园,景区购物,宰你没商量。寺庙的香炷,强推高消费。门票高价格,助长旅游业的不正之风,必将不少游客挡在景区门外,让景区成为禁区,江山如画成为画饼充饥,驴友还不骂娘。当地政府收益并不大,反而背骂名,何必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