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劳动模范
(2012-05-01 17:21:27)
标签:
劳动人生亲情文明生话时尚休闲杂谈情感 |
分类: 血浓于水是亲情 |
家庭劳动模范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这劳动节,首先要劳动,偶是干汽车客运站的,算是服务行业。这劳动节,是要说一说劳动模范,不要把劳动模范给忘记了。偶家就有省劳动模范,也有家庭劳动模范,当然这家庭劳动模范是偶在写这个帖子的时候评的:)
偶的家庭现有6人,岳母、偶和老婆、儿子和儿媳妇、孙子,四代,3男3女。几十年前媒体描写“幸福生活”,喜欢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从2007年底,儿子从南京回来开始,偶和儿子住同楼,不同层,算是“楼上楼下”了,而“电灯电话”则是1990年的事情,当时偶在汕头有了集资房,并安装了电话,那时的电话既是必需品,也是奢侈品。
岳母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省级劳动模范,广东省的《群英谱》一书,收集建国以来的全国和省、部劳动模范,就有偶岳母的名字和照片。岳母算是老资格劳动模范,也是偶家的劳动模范。尽管她摔伤过,中风过,还有点后遗症,但她每天醒来,就是一部家务的自动机,总是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洗衣服、晒衣服、收衣服、叠衣服,择菜、洗菜、炒菜,带孙子、喂孙子、教孙子,老有所用,老当益壮,偶们在家时,总请岳母多休息,她才泡茶、看电视、打扑克。
老婆也是个闲不住的人,退而不休,近年来在一家私营企业干。电脑操作,在其单位女界中,不比女青年逊色多少;有时司机忙不过来,她也主动开车办事;什么难办的事,她都难不倒,有办法办好。而每天,她满打满算睡眠不足5个小时,因为常失眠。天一亮,收拾一下家务,就上市买菜,回家后,对购回的菜有的还作一下加工。时间差不多了,她就匆匆而走,不是开私家车,就是搭公交。下班回到家,总有忙不完的家务,直到返回自己的家中,看电视、上Q聊天、上网打扑克、偷菜,是她娱乐的家常便饭。星期天在家休息带孙子,只要有时间,总喜欢帮别人的忙。所以,家庭劳动模范当之无愧。
儿媳妇在单位是主力,双休日要读研,上下班距离远,要坐10多公里的公交,一有时间就要做家务,带孩子,教孩子,还喜欢烹调,自做曲奇、南瓜饼,很正宗。人缘不错,在单位混得熟,读研与同学合得来,也是个热心人士,乐于助人。当个家庭劳动模范,条件蛮够。
谁说女子不如男?偶家的半边天是顶了天。就算偶和儿子及孙子,都是大老爷们。不过,2岁多一点的孙子也早慧,前几天在小姨子家吃晚饭,饭后大家都在喝茶,他小小年纪,看到老姨在厨房忙活,没人教他,他主动搬一只椅子到小姨身后,说:“老姨,坐坐。”让小姨感动得不得了。
好事不出门,家人不让说。所以,套用一句广告词,不是熟人,偶一般还不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