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战备的后撤

(2007-04-09 08:34:57)
标签:

战备的后撤

分类: 往事如烟忆当年

                    战备的后撤

    2006年11月5日上午9时30分,一班南下干部的子女相约往44年多前战备疏散(后撤)的暂住地——丰顺硫隍。偶陪老婆接3位朋友后到海湾大桥前等他们,在人员集中后3 辆小车就往目的地进发。

    这是一段历史:1958年7月,台湾国民党集团加强对我福建、广东窜扰,叫嚷“加速反攻大陆的准备。”党中央决定,严惩敌人的挑衅,人民空军“紧急入闽!”汕头外砂机场的空军更加严阵以待。同年7月29日中午,台湾4架F-84飞机向汕头扑来。我空军大队长率领4架米格-17飞机迎击,一举击落敌机2架,击伤1架,我毫发无损,大快人心。

    1963年20日,台湾特务机关派遣反共挺进军81支队武装特务10名,在澄海的坝头塔山岗附近偷渡登陆,驻军和地方公安部队、武装民兵协同作战,击毙特务3名,俘虏7名,缴获军事物资一批。

    1965年8月6日,驻汕海军在预定海区接敌,先后击沉国民党军“章江”号和“剑门”号,取得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海军最大一次海上歼灭战斗的胜利。麦贤得就是在这次战斗中成为“钢铁战士”的。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汕头面临东南沿海,是前线。面对台湾国民党集团的“反攻大陆”叫嚣,1962年初,上级做出决定,为保护干部家属和子女的人身安全,将这些人暂时转移到内地。所以当时官越大的家属和子女就越往后方转移,能够到丰顺的是科级以上吧。这些人大都是南下干部的家属和子女。偶老父的官不大,但偶们一家也转移到隆都的前美村。现在看来,当时的这个决定是有点神经过敏,影响也不好。我们不是说要同群众同生死,共患难吗?!

    70多公里的行程,一个半小时就到了,这个叫做“葛布”的小村,它在韩江边上,刚好那里在修路,越接近目的地,路就越不好走,车子是沿韩江的大堤行进的,路不宽,会车都要选择地形,幸亏来往的车子不多。

    站在大堤往下望,这个村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吧。最大的房子就在后面,背靠小山坡,这是一座有70多年历史的三进第式的大宅院,前二进第是平房,后一进第是二层的楼房。水泥贝灰结构,很牢固,听说这是当年一位很有钱的华侨修建的。这座大院可住几十户人家,现在只住不到10户,在家的也只有老人和小孩,大多数的成年人都到珠三角和汕头打工了。

    同来的伙伴们欢呼雀跃,乐得就象当年的小孩,大家各自找当年自己的家和住的房子,有的在房前屋后察看,寻找儿时的回忆;有的站在二楼的大阳台边沿,伸手就摘到还挂在橄榄树上的果子;有的同留守的老人拉起了家常,找到了亲情;有的选好角度,忙着为大家照相;有的对老房东发了名片,介绍自己的工作;这一天,大家圆了44年多的梦。大舅子当年太淘气,一次不小心捅了马蜂窝,被马蜂追得亡命跑,还是被蜇了,痛得大哭,幸好被一男子发现,从家中取来百花油给他涂抹才化险为夷。这次,大舅子找到了当年救他的恩人,并照相留念。当年这批人,就在这里暂住了3个月至半年的时间。

    44年多,弹指一挥间,当年的毛头小孩和黄毛丫头,现在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旧地重游,让我们重温了历史,倍感亲切。当年我们疏散来到时,当地老百姓为我们提供住所;人民是无私的,是鱼水情。历史不能复制,历史潮流滚滚向前,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忘记过去就忆味着背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