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北疆行之二十:在那遥远的东方
上图远眺东方第一县抚远
下图 白山头明代莽吉塔故城遗址
先说说我们一路是如何辛苦,才到达中国最东端的抚远县的吧!
在漠河站购买去建三江的火车票时,就被告之没有卧铺了,那就买坐票吧!火车于九月十六日晚八时在漠河发车,次日下午三时到哈尔滨,接
着转乘四点四十分去建三江的火车,这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第一次出远门没有坐上卧铺。车上人真多,连过道上都站着人。好在老婆能侃,与邻座神聊打发了不少时间。闲侃中得知,东北地多,都是以晌为计算单位(一晌为十五亩),现在农场的地都承包给个人了,少的十几晌,多的上百晌,车上不少人都是去农场打工搞秋收的。聊着侃着,一夜就这样艰难地熬了过去。晨五点三十分,建三江到了。这个车站真可笑,
居然没有站台,不管你拎多少行李,也不管你是老是少,都得从车门阶跳下去,幸亏现在腿脚还利索,如果年龄再大一点,该下不来了。
六点十分,在建三江汽车站乘前往前哨的班车(没车直达抚远),建三江很有意思,它既不是县,也不是市;没有人大,也没有政协;却有二十万人口和一应俱全的公、检、法、税。但,这些都属农垦局,即原王震的部队。建三江的意思就是“建设三江平原”,
看看这些站名就知道它的来历了:“前进”、“前卫”、“前哨”。公路正在改造,坑坑洼洼很难走,这让我欣赏北大仓的心情锐减不少。车到前哨后,换成了更破烂的中巴,一路吭哧吭哧的,我真担心烂在路上。还好,排除万难的破车终于在正午时分抵达抚远。赶快找好宾馆,洗漱完后睡了一下午,准备明晨看日出(上篇己述《看日出》)。
抚远就在那遥远的东方,是我国最东端的县城,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与哈巴罗夫斯克(原名伯力)的
直线距离仅三十五公里(看原名就知道过去属于中国)。
与我们见过所有的沿江边境城市一样,抚远整洁漂亮,充满欧陆风情。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不像南方的城市那样步履匆匆。在它的周围,有我国最大的三江湿地保护区;在不远的白山顶上,有明朝对东北实行管辖所设置的莽吉塔站故城遗址和今天的边防塔哨。站在塔顶,可以远眺抚远和黑龙江对岸的俄罗斯。

傍晚,我们来到江边,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浩瀚的黑龙江干流。荡荡江水静静地流淌着,江上不时驶过一艘客船、驳船和渔船,江边聚集着不少打渔的、钓鱼的和做生意的人群;眼前的情景就是一幅画,不!也是史,是两个大国之间的历史。
天色渐渐暗了,桔红色的太阳在江的上游落下了。落日的余晖,映衬得江面和码头格外绚丽,连西山上红军烈士纪念碑上的红星,也在夕阳的映照下,射出熠熠光芒。在这里,无论是日出,还是日落,都是美景。
三江湿地保护区
途遇山羊群
抚远抓吉镇
油画世界
一叶扁舟
白山头哨塔
塔顶俯瞰黑龙江
抚远城市雕塑
抚远的街道
街上的俄国人
街上很热闹
在西山电视塔俯视全城
老居民区
这里也是三江湿地
江对岸是俄罗斯
浩瀚黑龙江
东方第一港
这里称东极
俄罗斯巡逻艇
码头夕阳,黄昏也是风景
(本篇完
下篇之二十一)
一.一个阶级的消失(点开此文可看到很多文章)(随感杂谈
共九篇)
二.金秋北疆行
(旅行图文
共十八篇)
三.贵州风情录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