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谈碑一檠迟
2025-03-12 17:05:54
风雨谈碑一檠迟
——《泰山石书》后记
周 郢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郭沬若题李清照纪念馆楹联中语)——儿时读李易安集,联带知道了古代有一种探究钟鼎碑石的专学:“金石学”。但真正对这门学问略有窥探,还是从学习“石门十三品”的著作开始。1987年汉中学者郭荣章先生邀我参加他所主办的“褒斜石门学术研讨会”,为提交论文,便将郭公《石门摩崖刻石研究》及所编《石门》期刊细览一过,不仅从中获知了《金石萃编》《八琼室金石补正》等历代专著,也从郭公的研精阐微中,学习到石刻考释的主要方法。此后便起意仿照“石门碑学”的路数,来搜访、解读泰山刻石。
我泰山寻碑虽起步较早,但全面铺开,则是在1998年拜识袁明英先生之后。袁公有意编纂一部泰山石刻的完整图录,邀我加盟,因而杖屦追随,伴同姜丰荣、李继生、宋宝绪等几位前辈,十余年间遍踏幽峰邃谷,甘荼尽尝,所获甚丰。袁公后来出版有《泰山石刻》洋洋十卷,收录岱刻七千种,可谓集大成之作。并有《考寻泰山石刻随录》详记搜访过程,跋涉场景,历历在目。
到了2015年,又有幸拜识德国东亚艺术史大家雷德侯先生。在与他所统领的《中国佛教石经》课题组深入交流中,学习到利用灯管辨识碑字的技巧。随即应用到泰山碑石探访中,“首照”便于经石峪“高山流水”石壁上,映现出明人所镌进香题记。当时我在微信中作了这样的记录:“万山如墨,孤灯泻红,千百年痕,为吾一一现形于壁间。”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此后用此妙法,又获得一系列新发现。
碑石一直是泰山学术中的热点,著述不下千百篇,考辨鉴赏几无余意。从哪儿还能取得新的突破呢?昔贤“贞石证史”之论,予我以极大启发。于是便将岱刻中断简残记,与历史上的大变革、大顿挫相勘证,竟往往能揭其隐微之秘、未解之谜。在不断研析中,种种眇思创见,时时迸现灵台,最终集合成这本《泰山石书:碑刻中的大历史》。2024年5月,我在无字碑上映照出武则天遣祭题记后,曾赋诗纪感:“银钩数点劫余划,来发武周千岁春。”这两句小诗,正可视为本书大旨与特色的一个隐括。
“风雨谈碑一檠迟,韩陵心事百年知”——本书之作,多蒙师友相助。空山拓古,雨窗论碣,其乐曷极!而数年以来,人世代谢,姜丰荣师、郭荣章师相继以大年归道山,去秋袁明英公又溘然长逝。哲人其萎,此后纵珍石重出九幽,复能与谁同赏?“萃七千贞琰吉金,攀危跻险,曾向云山追杖履;垂十卷鸿文鉅笔,辨汉摹唐,长从渖墨忆斯人”!——哀哀长联,可视为我对绝学难继的叹挽。惟将此戋戋之编,告慰远行的诸位师长。
附尹祚鹏《读﹤风雨谈碑一檠迟﹥感怀》:岱岳烟霞出异珍,青灯照壁现龙鳞。摩崖字证千年史,无字碑开武曌春。十卷遗编铭杖履,九幽新刻泣风尘。贞石不解人间事,犹向苍崖证古津。
风雨谈碑一檠迟
风雨谈碑一檠迟
——《泰山石书》后记
周 郢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郭沬若题李清照纪念馆楹联中语)——儿时读李易安集,联带知道了古代有一种探究钟鼎碑石的专学:“金石学”。但真正对这门学问略有窥探,还是从学习“石门十三品”的著作开始。1987年汉中学者郭荣章先生邀我参加他所主办的“褒斜石门学术研讨会”,为提交论文,便将郭公《石门摩崖刻石研究》及所编《石门》期刊细览一过,不仅从中获知了《金石萃编》《八琼室金石补正》等历代专著,也从郭公的研精阐微中,学习到石刻考释的主要方法。此后便起意仿照“石门碑学”的路数,来搜访、解读泰山刻石。
我泰山寻碑虽起步较早,但全面铺开,则是在1998年拜识袁明英先生之后。袁公有意编纂一部泰山石刻的完整图录,邀我加盟,因而杖屦追随,伴同姜丰荣、李继生、宋宝绪等几位前辈,十余年间遍踏幽峰邃谷,甘荼尽尝,所获甚丰。袁公后来出版有《泰山石刻》洋洋十卷,收录岱刻七千种,可谓集大成之作。并有《考寻泰山石刻随录》详记搜访过程,跋涉场景,历历在目。
到了2015年,又有幸拜识德国东亚艺术史大家雷德侯先生。在与他所统领的《中国佛教石经》课题组深入交流中,学习到利用灯管辨识碑字的技巧。随即应用到泰山碑石探访中,“首照”便于经石峪“高山流水”石壁上,映现出明人所镌进香题记。当时我在微信中作了这样的记录:“万山如墨,孤灯泻红,千百年痕,为吾一一现形于壁间。”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此后用此妙法,又获得一系列新发现。
碑石一直是泰山学术中的热点,著述不下千百篇,考辨鉴赏几无余意。从哪儿还能取得新的突破呢?昔贤“贞石证史”之论,予我以极大启发。于是便将岱刻中断简残记,与历史上的大变革、大顿挫相勘证,竟往往能揭其隐微之秘、未解之谜。在不断研析中,种种眇思创见,时时迸现灵台,最终集合成这本《泰山石书:碑刻中的大历史》。2024年5月,我在无字碑上映照出武则天遣祭题记后,曾赋诗纪感:“银钩数点劫余划,来发武周千岁春。”这两句小诗,正可视为本书大旨与特色的一个隐括。
“风雨谈碑一檠迟,韩陵心事百年知”——本书之作,多蒙师友相助。空山拓古,雨窗论碣,其乐曷极!而数年以来,人世代谢,姜丰荣师、郭荣章师相继以大年归道山,去秋袁明英公又溘然长逝。哲人其萎,此后纵珍石重出九幽,复能与谁同赏?“萃七千贞琰吉金,攀危跻险,曾向云山追杖履;垂十卷鸿文鉅笔,辨汉摹唐,长从渖墨忆斯人”!——哀哀长联,可视为我对绝学难继的叹挽。惟将此戋戋之编,告慰远行的诸位师长。
附尹祚鹏《读﹤风雨谈碑一檠迟﹥感怀》:岱岳烟霞出异珍,青灯照壁现龙鳞。摩崖字证千年史,无字碑开武曌春。十卷遗编铭杖履,九幽新刻泣风尘。贞石不解人间事,犹向苍崖证古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