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默君泰山诗刻考辨

2023-12-07 20:13:37

张默君泰山诗刻考辨

周郢

笑指齐州九点青,漫教治乱问山灵;

且将同梦生华笔,来写千秋泰岳铭。

落款:登泰山偕翼如,民国廿二年夏,湘乡张默君。

这是泰山快活三里石壁上一方摩崖一般均认为系近代女诗人张默君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夏同夫邵元冲(字翼如)登岱时所题。但若考诸史册,事实并非如此。

19334月,时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的邵元冲北上活动,当月15日登泰山,其日记中对此游有较详记载:“十五日,星期六。……六时到泰安,雇舆登山。午餐于斗姥宫。询比丘能静,知已任住持,下山不获见。午后继续登山,至经石峪,见石经漫漶益甚。午后四时顷抵玉皇顶,今夕即止宿于是。……十六日,星期日。晨三时顷起。观日出。……八时顷下山,至云步桥,有石壁一方,足供题镌,拟嘱默君写--绝句镌之。”(《邵元冲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82通过“拟嘱”二字,说明张默君其时并未伴夫身旁。《中央日报》1933415日第3版对邵氏行踪有报道,题为《方觉慧过济,邵元冲游泰山》,如张默君同行,则不可能不予提及。

再看邵元冲此前日记,言“十三日……五时顷离宅渡江,默(君)送至浦口车上,七时顷别去”(《邵元冲日记》,第981页)可见张默君确未随其北上,此诗系事后应元冲之请而补题。只是其署题“登泰山偕翼如”(张默君《白华草堂诗》题为《癸酉夏(1933)登泰山摩厓偕翼如》),遂滋后人之误读。《中央日报》19361011日第 版刊出子嘉摄影《泰山云步桥头中委张默君所题之石》,知此诗至迟在1936年已刻竣。

张默君题诗于当时颇有影响,时人坦荡荡斋主《现代中国名人外史》记称:“邵与张于曩年首都举行高等文官考试时,……据谓先一夕,尝同梦巨笔生花,遂名其书斋曰‘同梦笔生花馆’。……其泰岳题壁诗中涉及斯典者,诗云:(略)。气概壮阔,非寻常巾帼所能!惟所谓泰岳铭,不知系指秦李斯之泰山刻石铭,抑系指唐太(玄)宗之泰山摩岩碑铭耳?诗人王逸塘有《题默君闱中手写心经图》七截一章,即步其登泰山韵。诗曰:琐闱深处一镫青,同梦余甘笔有灵,写得心经留供养,不妨莲座附西铭。”

张默君曾登泰山,惟不在1933年,而是在1922年。张氏《白华草堂诗》七律中有《壬戌秋月夜登泰山》《日观峰观日出》,五绝有《泰山绝顶》诸诗,即为此行所作。而邵元冲初登岱也不在本年,据日记“询比丘能静,知已任住持”、“至经石峪,见石经漫漶益甚”之语,其前已有经游。《日记》414日记孔庙时言“民国五年曾来此,时匆匆,十八年矣”!则其初登泰山应在1916年。

泰山有邵元冲题刻二方,一为“籋云天衢”,款“民国二十二年孟秋,绍兴邵元冲题”;一为“日观峰气象台”。此两刻亦非游岱时所书。据日记,“(八月)廿三日,作泰山云步桥摩崖字‘籋云天衢’,广二尺余。”(《邵元冲日记》,第1023页)。知系在南京所书,寄岱镌刻。日观峰气象台题字则是19356月由竺可桢携来勒石(杨达寿《竺可桢》,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明确前后史事,则知张默君、邵元冲妇夫1933年同游泰山,联袂留题事,只出于后人的美好想像。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