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山文化和万德

(2023-02-08 19:39:15)
标签:

历史

杂谈

泰山文化和万德

(在万德街道文化旅游座谈会上的发言)

 大家好,我是来自泰山学院的周郢,我的专业是做泰山文化研究,在我个人的感受中,泰山周边乡镇街道中,和泰山文化渊源最深的就应该是我们万德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仅这里的灵岩寺是泰山佛教的最早的源头之一,而且万德地域的历史文化大都和泰山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我分五个小节,简介一下万德和泰山的文化渊源以及其中的亮点。

一、泰山要路

首先我觉得万德和泰山最重要联系的便是泰山要路。贯穿万德的104国道由来已久,它自古就是一条泰山香路,古人从德州济南一带进香泰山,这个地方是不二之选,一定会走这条路。那有什么证据呢?举一个明代学者叫毕自严(淄博人、明天启、崇祯年间任户部尚书)写的《三叟同游记》,他说“至湾德(今长清万德街道)始转而东,则泰山路矣。晩宿长城丛林,此战国时齐所建自卫长城也。庚申抵泰安。”就是说当时上泰山的正路,必须经过万德,他们晚宿在长城丛林,就是今天的长城村。所以说明在明代的时候,从济南登泰山必走万德,这是一条泰山正宗的香路。

这条道路到了清朝的时候成为一条国道。顺治十年清朝设立的九省驿道,驿道从北京出发,经过泰安,最后到达南京、福州,一共跨越9个省区,而万德就是其中一个交通枢纽,所以这个地方就更加繁盛,成为从北京、济南到泰山的一个官方道路。

关于驿道里程,乾隆初刊《周行备览》载自南至北依次为:“十里新庄,十里界首,十里垫台(人家大),十里长城(孟姜女、杞梁故里,有庙,有碑记),十里万德店(人家大),十里靳庄。”《周行备览》,相当于今天的一个旅游手册,说从南向北,从新庄(就是我们泰山学院附近的大辛庄)进才长清,经过界首、台、长城、万德、靳庄,在万德店还特别加:“人家大”,就是这个地方人很多,店铺很大。另外,康熙十六年(1677年)方象瑛《赴都日记》中记山路见闻云:“将止长城(今长清万德街道长城村),酬香者蚁集,乃徙湾底(今长清万德街道)。”说的是到了长城村想住的时候呢,因为进香的人太多了,拥挤不堪,于是他只好住到了万德。说明这个地方在明清之际,由于泰山进香的盛行,促进了万德的繁盛,成为进泰山的一个门户。

更重要的历史事件是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的南巡,都曾经过万德,像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上泰山,就是先到的万德,住在界首,而且那天夜里,界首还发生了火灾,康熙皇帝的禁卫军帮着去扑灭火灾,留下了一段历史的轶事。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乾隆皇帝都曾经经过万德,而且在这万德建有一个大营,就是他临时驻跸的场所,在崮山也有大营,再到后来,在灵岩寺建立了行宫,乾隆皇帝几乎每次南巡,灵岩行宫是必到所以在万德屡屡留下了皇帝的踪迹,可见万德通往泰山这条道路是多么重要,帝王启跸、名士往来、香客云集,皆在此处,这是泰山文化很重要的一块。

二、太白仙祠

还有一个我们万德文化的亮点,就是万德有李白的仙祠,李白登泰山,这是泰山文学史上的佳话。虽然李白登泰山并在泰山之南的徂徕山隐居,可是泰山这一带以及泰山主峰上,并没有李白专祠。李白的祠堂在马鞍山。其实在泰山周边也有一座李白祠,就在万德的小侯集村,我去过那个地方,现在很荒败。幸亏还有一块残碑,叫李仙人碑记。碑记中明确说,仙人名白,官拜翰林供奉,见重于玄宗。那为什么李白要供奉在万德呢?有个民间传说,说是当年曾发生疫情,李白就降仙在这里,把这一个村庄的村民都治好了,后人感念李白,在这里建了李仙人祠。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历史上李白与泰山与灵岩都有渊源,李白祠堂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资源,如果我们把这一个文化点进行放大——泰山独一无二的李白祠,那么将是一个极好的文化宣传的坐标,这还是一个待开发的文化题目,一旦开发,它的影响力应该是极其重大。

三、金元山寨

还有一个就是金元山寨,我们知道在金元之际山东陷入一片战乱,而长清这一代出现了严实等军事政治名人,所以这里山寨非常多。在万德街道灵岩村南文王山寨,这个山寨没有见于历史记录,后来我见到长清出土的《杜忱墓志》(杜忱是杜仁杰的父亲),墓志上说,当时长清境内有王子、明孔诸寨,各有渠帅统领,就是各有军事首长统领。所以这个文王山寨很可能就是《杜忱墓志》之中的王子寨。而且根据现在调查,在这个文王山寨的山南有营寨遗址,还有旗杆窝,还有一方摩崖,据报道的已经漫漶。我们现在掌握了一个先进的石刻辨别方法,就是夜里用灯管进行照射,这样一些漫漶不清的文字都能显示出来。晚上用这个灯管照,也许能把它的内容照出来,如果它记录的是金元之际长清战事的话,那么对研究金元史、泰山史会非常有意义的。所以我建议等着天气暖和之后,我们街道调查一下,一旦有重要发现的话,那我们对外宣传是一个很好的亮点。

四、孟姜故里

我们万德有一件文化憾事,为什么说憾事呢?因为它太重要了,可是没有宣传出去,那这个憾事是什么呢?这就是孟姜故里——长城村是民间传说中的孟姜女的故里,这不仅是见于口头的传说,同时还见于明朝以来大量的历史文献,举几个例子,说是清朝有个陆陇其写的《三鱼堂日记》,他说“又三十里至长城铺,此地属长清县,有姜女庙,庙有碑,辨姜女为杞梁妻,俗传秦始皇筑长城时者误也。”也就说这个地方有孟姜女庙,庙中有碑,说是这个孟姜女的原型,就是春秋时代齐国的杞梁妻,另外还有王贤仪《辙环杂录》:“长城岭在长清县南,缘山为城,盖齐鲁界也。今址犹存。岭下有长城驿,有孟姜女庙,以姜齐姓,所哭之长城即此”。传说这里是孟姜女的故里,而且孟姜女哭的长城也在这个位置。当年顾颉刚先生研究孟姜女传说故事遗迹的时候,发现长清的长城铺是重要的一个点,起源非常早,在孟姜女传说故事发展沿变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什么我说这个事儿非常遗憾呢,就是在目前国家级认定的孟姜女传说非遗名录中,独独没有我们长城村,而这里边与地方争取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有这里货真价实的孟姜女故里传说,可是没有宣传出去,对我们长清、对万德真是一大遗憾!

另外,我建议在长城村要恢复一块诗碑,这块碑对中外文化交流是有重要意义的,这是块什么碑呢?同治十二年(1873年)春,琉球一位诗人蔡大鼎,他到过长清,因为当时琉球是清朝的藩属国,每年都要从福州进入中国境内,然后到北京去进贡。他经过长清长城村的时候,写过一首诗,叫《过孟姜女故里》:“良人殉国赋同仇,早寡从今感白头。脂粉凋零遗范杳,长城唯有晚鸦投。”这说明什么?我们长城有孟姜女故里的故事,不仅传布国内,甚至传播到遥远的琉球,琉球诗人都在这里留下了题咏之作,这个遗迹如果将来能在长城村恢复的话,它会有很大的一个影响力。

长城村不仅是孟姜女的故里,还可能是明朝民间信仰中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吕祖(又名吕尼)的故里。这个吕尼当年的时候曾经谏阻明英宗去打瓦剌,结果被明英宗的近卫给打死了,后来明英宗被俘才想起当年有个吕尼(谏阻战争)救他,所以他把吕尼封为御妹,到处为她立皇姑庵。根据当时的记录,其中有一个皇姑庵就在长城铺,《日下旧闻录》说,长城铺有皇姑庵有一块独特的皇姑碑,记录这个吕尼姑很可能就是山东人,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如果找到皇姑庵的碑,那也是价值很大的。

五、麻衣仙踪

还有一个呢,我觉得也是值得开发的,就是麻衣仙踪,我们长清有两个与麻衣先生有关的遗迹,一个是张夏的石店村,传说有麻衣先生墓,另外就是万德麻衣洞。这个麻衣先生是什么人呢?过去的史书上说法很多,有的说是宋代人,有的说是金代人,我找到一个拓片,叫《麻衣先生墓铭》,是金元之际一个学者叫李谦写的,上面说麻衣是金朝人,居住在长清,经常用药物来救人,还能预告人的凶吉,无不应验。最后他百岁的时候,经过石涧店就是今天石店村,他说这是我的葬地,接着就坐化而死,这个地方是麻衣先生墓地所在。麻衣洞传为其隐居处,石刻众多,而且这个位置也非常显赫,下一步能不能开发一下,与灵岩寺前后辉映,形成一个佛道文化共荣的格局。这样可以吸引游客,让这个万德文化的布局更为丰富。

仅这些点,我觉得已经相当的丰厚了。如果我们把万德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和泰山文化紧密的给合在一块的话,那么一定会得到大家的充分关注,万德文化将不是一个街道、乡镇的文化,而是大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将益加彰里。这是我对将来万德街道文化旅游开发的一点个人建议,供大家参考,谢谢!

问:为什么叫万德,您刚刚提到了湾底的说法,那德字是怎么演变来的呢?

答:方言上万德读(dei),与古代底(di)字读音相近,所以的湾底后来逐渐演变为万德。

[据录音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