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泰山》中的“新发现”

(2023-01-19 08:42:24)
标签:

杂谈

泰安

 

《大泰山》中的“新发现”

周 郢

 

新近播出的六集电视纪录片《大泰山》,是一部创新之作,除了其立意新、角度新、技术新,同时还体现在学术新。——进入新世纪以来,泰山研究突飞猛进,不断有新发现、新突破、新开拓,取得了一系列重磅成果,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注目。《大泰山》在制作中,对此作了充分吸纳与展示,使电视片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全新境界。

在泰山研究者的辛勤踏访下,一些不为人知的古石刻、古文物重新面世,比如在第二集中展现的成吉思汗赐丘处机圣旨,便新发现于徂徕山山谷中。圣旨摩崖中写道:“丘神仙门下出家师德名号,应合与底,你便与文字者。”全真道由此获得非同寻常的政治特权。这方圣旨摩崖被摄入片中,增加了泰山道教文化的历史厚度。在片子中出现的新发现文物,还有一段十八盘铁柱。十八盘一段山路素称艰难,为便于攀登,历代于盘道两侧置有铁柱铁索,以供游人凭依。清顺治年间,善士捐资重铸此柱,但早已不存。近年研究者在天街路基下发现的一段残柱,经认证便是当年的实物留存。电视片中有一段对铁柱的现场寻访,使观众感受到当年天门云梯的沧桑变革。

外地与泰山相关的一些新发现,也被编导慧眼采入片中。在洛阳宫女墓中出土一方《大唐亡宫九品墓志文》研究者注意到志中记载这位宫女:“侍奉中闱,锵玉佩于云亭,濯金钿于霞观。”唐代乾封封禅时,由于皇后武则天的策划,首次让女性现身于泰山大典中,这位墓志中的九品女官,当年便有幸跟随皇后,登上社首禅坛,亲身参与了大唐礼仪的高光时刻。专家对墓志的现场解读,生动还原了大唐封禅盛典后的细节,十分珍贵。

特别难得的是,一些新发现乃是在拍摄现场获得的——比如在夜拍岱顶无字碑时,随着研究者灯柱照过,一段白天漫漶难辨的题刻清晰展现在镜头之上。这段出自洛阳道士马元贞投龙题记,记录武则天敕遣使泰山行道之事,侧面反映了武周代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唐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历来研究无字碑的学者众多,但在此之前谁也未曾看到过这一残刻,今有幸借助新科技手段予以重现。整个发现过程都是现场摄制,而不是事后情景再现,在这次《大泰山》拍摄中具有特别的意义。

与此同时,学术界一些新成果也被融汇到片子中。如研究者发现在泰山与台南各有一方孔子石像,虽相去万里,人物造型、神态、衣饰却如出一手。经过追踪,两像竟是同出一源。原来,清代道光年间泰安知县徐宗干先将此像刻置于泰山孔子庙壁,后任职台湾,又携此像墨拓渡海,重刻于台南文庙。一幅孔像遂将泰岳台岛文脉紧紧绾合在一起。这段内容,被纳入讲述孔子与泰山的环节中,使这一话题新意顿现。近代韩国爱国志士李宁斋,在泰山曾留题一“笑啼岩”刻石,但久己湮没。近年黑龙潭水库进行清淤时,挖出一近千斤重的大石块,上有残字似“巖”, 有学者考证认定,这块残石便是失传已久的李宁斋题刻。这段有趣故事也被釆入讲述泰山与韩国文化交流的桥段中。

近年泰山研究的一个特点,便是研究领域不复囿于本山,而是关注其对中国及域外的广泛影响。如历史上东岳庙遍于天下,其中台湾东岳庙祀的传播尤研究者所关心。据考证,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台南创建东岳庙,自此泰山信仰传入台湾,入清之后庙祀仍延续不绝,泰山神成为在台影响最大的神祇之一。电视片中追寻台南东岳庙风俗传承,揭示泰山与台湾信仰文化的同根相连。“泰山神东渡日本”也是新近一个学术热点。日本高僧圆仁为求法来到大唐,回国时将泰山神信仰带到日本,建造禅院加以奉祀,泰山神受到了日本朝野的广泛崇敬,其形象出现在谣曲能乐中,樱花也以“泰山府君”命名。这段史实近年被研究者重新发掘,电视片中分别采访了刘晨、李杰玲等学者,为观众介绍了这一中日文化交流的趣话。法国汉学家沙畹关于泰山的研究著作,也被首次展示在电视片中。沙畹两次至泰山考察,于1910年在巴黎出版了法文专著《泰山:中国人的信仰》,第一次系统向西方读者系统介绍了“古老东方之巅”的历史文化,被誉为西方汉学的经典著作。此书近年首次被译为汉语,即将出版。片子中对此专门请译者出镜,介绍了这一学术的新进展。

“山水犹昔而风月常新”,正缘于这些学术新成果的多方吸纳,让被述说过千百遍的泰山,在这部电视片再次勃发新意,大放异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悼郭荣章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