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河古名堰岭河
(2022-07-18 23:14:38)
标签:
泰安历史杂谈 |
双龙河古名堰岭河
双龙河源发泰山东南麓鹁鸽崖,流经泰安城东郊,汇入梳洗河,是泰安市区“九河”(泮河、七里河、渿河、梳洗河、双龙河、冯庄河、芝田河、凤凰河、大汶河)之一。但“双龙河”之名不见于古代史志,应是近世新出现的,那么这条河道在历史上又是何名呢?
在泰山典籍中,流经泰安城东之河名曰堰岭河。《泰山道里记》载:“岭岩(摩天岭、屏风岩)之间,横沟涌流,而东导南折,径凌汉寨西,曰堰岭河。河腹双泉递涌,汇为金牛湾。又东南,右纳青龙泉水,又西南,会梳洗河。”《岱览》载:“岭岩之间,横沟涌流,东导南折,迳凌汉寨西,曰堰岭河。河腹双泉溃渱,汇为金牛湾。东南至凤皇(凰)村东,青龙泉自北会之。又西南,入中溪梳洗河。”河道上旧建有灌庄桥(共两座,分建庄之东西),为明清古桥。因此河南折西归,《岱览》中摹写其形势称:“摩天屏风,鄣峦特起。堰岭西流,艾峪东驶。”
根据上述描述,此河发源于泰山东南麓摩天岭,流经凌汉寨(今三合村北),河道中有双泉喷涌(泉眼今已汇入三合坝中,附近仍称其地为山泉),汇为金牛湾(在今三合村宋氏民居前,已筑为坝),东南流经凤凰村东,最后汇入梳洗河。其河源头、流向,均与今双龙河相同,当即一河。堰岭河名,或因河上曾兴水利工程,筑长堤固防之故,清道光间诗人刘家龙《堰岭河》诗即述此掌故:“筑堰防河策自工,天留图样此山中。莫因贾让天条策,废却金隄万世功。”清乾隆泰安知县黄钤《汶河古渡》诗中则将堰岭谐音为雁岭:“桃花水暖龙湾涨,芦雪秋寒雁岭声。”用以描摹雁唳岭寒、沿河葭蒹如雪之秋景。近代之后,大概因堰岭之名不够通俗,便借河流经上、下卧龙峪,为其易名为双龙河。堰岭古名遂湮没尘封于史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