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菜地:映照教师教学“假努力”的镜子

分类: 小学管理 |
看着栅栏外学生们欢快的身影,我突然想到学校教师的工作状态。好多教师,不是在讲台上讲课,就是趴在办公桌前批改作业,这样的日子一天又是一天,没有个尽头,隔三岔五,学校还要来个考试,跟老师们来个排名。老师们看着排名末尾自己的名字,与自己的付出完全不成正比!此时此刻,是不是也可以来个反思呢?
首先是 “伪勤奋假努力”。也许是早上天还没亮就出门披星戴月回家就是努力了吧,或许是讲满了整节课就是努力了吧,或许是看着学生作业本上密密麻麻的批语就是努力了吧?如果是我,我是不是在拿到学生成绩的那一刻,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我的课抓住了多少学生的注意力,有多少学生参与了我的课堂,学生又听懂了多少…… 就像在菜地里,看着那些可怜巴巴的菜苗,我是不是只知道使劲浇水(这个活,一直是我的最爱,就如老师喜欢进教室就满堂灌一样,方便!)却从不弯下腰看看地里是不是真的需要浇水,或者是需要浇肥。这从来没有被真正关注的菜地的可怜收成,正如被满堂灌的学生成绩难以提升同理。这或许便是 “伪勤奋假努力” 在教学中最具体的体现吧?这样毫不留情的说把老师的努力判断为 “假 “,我其实是于心不忍的,但深究起来,实质本是如此。
接着是 “做分内事不是努力”。就拿种菜来说,耕地、播种、浇水是基本工作,如果仅满足于此,不去深入研究蔬菜品种特性、改良土壤、应对气候影响,收成难以保证。教学亦是如此,备课、讲课、布置作业是分内之事,但如果仅止步于此,不深入挖掘教材内涵,不拓展教学思路,不根据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教学水平只能处于平庸状态,难以在众多教师中脱颖而出,泯然众人矣。
然后是 “该努力时未努力”。在菜地里,有时该按时播种、精心护理的关键时间节点,我却以各种理由拖延、懈怠,白白错过时令,最后只能自己两手空空站在一旁羡慕他人菜地里的生机盎然。教师教学中也存在类似情况,如在教学的关键节点,像新学期开始、复习备考阶段等重要时机,有些教师未能精心规划教学策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这些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时刻。当其他教师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系统复习、拓展知识时,他们却敷衍了事,如此,教学成果必然与他人拉开差距,这就是 “该努力时未努力”。
“相较之下的努力” 也值得深思。在教学中大家其实都在用心下力,不过有的老师的用心大家都看得到,有些老师表面上无所谓,却在暗自下苦功夫。但当其他教师付出更多精力,尝试更有效教学手段时,如果自己依旧以 “一切尽在把控之中 “的心态吃老本,那么在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自己看似努力的教学业绩可能就是仅能维持一个基本合格的水平,难以取得突出成绩,更难以实现教学水平质的突破与超越。
“盲目的努力” 同样不可取。在菜地里表现为不顾蔬菜生长规律劳作,我曾吃过这个亏,像什么菜秧子种下就施肥呀,正中午浇水呀,不一而论。其实老师们在教学中也有类似盲目之举,如不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原则,课堂上一味灌输知识,不注重互动与启发;课后布置大量无针对性习题让学生盲目练习;或者在不恰当的教学时段安排不合适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学生思维活跃的时段进行枯燥的背诵训练,而在需要深入思考的时段安排简单机械练习,这都是事倍功半的盲目教学行为,如同菜地里乱种一气。
还有 “阶段性努力”。如同在菜地里间歇性劳作,时而心血来潮精心打理,时而长时间弃之不顾。部分教师教学也如此,学期初教学热情高涨,教学计划详尽,可随着教学进程推进,因各种原因中断或放松对教学的严格要求,假期后返校也难以迅速恢复良好教学状态,教学缺乏连贯性,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如同菜地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收成寥寥。
最后要声明一点的是:“努力与成功不能画等号”。在菜地里辛勤劳作只是增加收获可能性,并非必然丰收。教学也是,教师努力教学只是教育过程,教学成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学生个体差异、教学资源、家校合作等。不能因一次教学成绩不理想就否定努力意义,而应像菜地收成不佳后反思改进一样,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从教学实践中发现不足,分析自身教学短板,积极与同行交流学习,纠正错误,巩固教学成果,如此才能在教学之路上逐步靠近成功。
校园菜地的经历,宛如一场深刻的教学启示录,让我对教学中的 “假努力” 现象有了清晰认知。今后,我要告诫自己,也要与其他教师共勉,务必认清这些问题,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精准发力,让教学努力真正结出硕果,收获教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