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学校的一项错误会存在那么久

(2023-04-07 19:58:47)
标签:

育儿

健康

教育

学校

文化

         某学校有一个提前上课的规矩,每到大休的周六下午第一节课,就要提前到一点上课,本来是两航空点半上课的,这样提前一个半小时,好让学生有个充足的休息时间。现在,不是大休也要提前上课了。所谓的大休,高一高二每两周休息一天,高三四周休息一天。
    把周末都用来学习的制度是学校内卷的有力证据,被大家都这样做蒙混过去了。但,周六提前上课却成了一种创造,既让保证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又对上面有所交待。这样规矩执行了十几年了,腹诽的力量始终没有形成合力,最后还是依然这样。
      本来这个时间是学生午休时间,直接搞成了上课,上课的效果可想而知的。上过的课的老师都知道,睡觉的学生喊都喊不醒,既使不睡的学生也没精打采,这是遵守纪律的学生。越是遵守纪律的学生受害越深。
    如果一种错误的规矩成为制度,人们就坚定不移地认为是对的。没有人去质疑它。
     这种制度的产生是年级与学校博弈的结果。学生什么时候休息,教师上课情况由学校来定,年级没有权,这里涉及到一些经济方面的问题。想让学生早点回家,只好采取这样一个取中间的办法。既照顾到学校又照顾到学生。上课的效果是不与考虑的。为什么不能周六中午放学呢?可能涉及到餐厅利益和交通一系列问题。
         疫情期间,有一段时间,小区门口的防疫棚还在,就是没有人值班。为什么不连人带棚一起撤掉呢?还不是因为,上面没有明确命令,下面不敢自作主张,只好变通处理。棚还在,说明警报没有解除,对上面也好交待。这和年级变通学校的决定是一会事。对上对下好交待,就是漏掉了效果。
     这种事情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决策缺乏灵活性的根源在于,下情不能上达,社会声音传递不到决策层。在学校,人数最多的学生和老师的声音被屏蔽了,形不成对决策的压力。也就出现各种各样的变通的怪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碎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