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博是个天才。她妈和我聊起儿子看《哈利波特》的时候,我得出了这个判断。
她妈妈是学校的一位老师,和我一个办公室。谈起自己的儿子,总是忧心忡忡的样子。她遇上一个天才儿童,第一次我说他儿子是天才的时候,她不相信,现在再谈起的时候,她承认了。可是,她的担忧一点也没有减轻。
智博跟他爸爸在一座中等城市上学,妈妈和弟弟在县城。弟弟憨憨地,反映迟钝,语迟。爸爸妈妈喜欢弟弟。
而智博带给家里的是无尽的烦恼。他把家里各种电器拆的七零八落,装起来之前,就遭到训斥。家里的藏书跟不上他读,《国家地理》一天一本,他能记住其中的大部分内部。聊起俄乌战争,他从四个角度,滔滔不绝,让人目瞪口呆。老师讨厌他,因为,他总是不专心听课,也不说话,总是孤独地玩自己的,成绩还好,给班里带了很坏的头,班里也没有好朋友。六年级个子不到一米四,矮就算了,还特别瘦,吃饭不多。精力还可以,很少说话。现在说起话来有点口吃。每当老师告状后,就会遭受一阵暴风雨。爸爸妈妈说起大儿子,总是唉声叹气,经常半夜睡不着觉。他们知道儿子是天才,可是没有应对天才的办法。爸妈多么希望他是个正常儿童呀。可是,天才总是以独特的行为来撑破家庭和学校的格局,带来无尽的麻烦。
我和妈妈聊的时候,谈了几点:第一,儿子的口吃,大概率是因为,他表达的欲望受到了阻碍,家庭没有口吃的基因。可以探寻一下儿子在学校是否受到了冷落。还有一种可能,他学习弟弟的说话方式,因为弟弟说话慢受到爸妈的喜欢。天才儿童是非常敏感的,你们夫妻对两个儿子的不同对待,他都捕捉到了。第二,儿子正常,因为他的精力充沛,每个人发育周期是不一样的,他只是发育晚了一些,瘦一点也没有什么,大脑消耗太多了。第三,去给大儿子测一个智商,如果真正高。就去和学校交涉,最好直接找校长,给孩子一个宽容的环境,让老师知晓,这是一个特殊的孩子。第四,天才儿童在这样的体制下非常容易被扼杀,你们去打听一下大学的少年班的情况,按少年班的模式培养儿子,可以跳班读。如果中国有这样的天才儿童的学校,可以上一个,不同年龄混教的,一群孩子在一起,也有利于心智的成熟。天才总是孤独的,他的高智慧与周围总是格格不入。但也不能离开人群,特别要理解普通人。
如果家人找不到一种可靠的方法,大概是这个天才是会被埋没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