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他小姨的女儿上高三,过几天学校要举办成人礼了。要求家长做些准备,他小姨就开始紧张了,一时不知道该咋办?
确实,这么隆重而盛大的礼仪还是第一次办,搁谁身上都有些紧张。
成人礼的举办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方式,家长在诸多环节中参与和见证孩子成长的里程碑,在情感上和态度上对孩子会产生积极的变化。
离学校举办第一届成人礼快十年了,疫情期间学校层面没有办。办的年级都是在各自的班里办。用心的班主任,有不少创造性的活动,把班里布置得跟家似的感觉,家长和学生在班级的小集体中互动,效果不错。
疫情结束后,学校接续起了成人礼,不过,这次成人礼是在高三的下学期,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原来的成人礼在高二的下半学期,这是从郸城一高学来的,郸城一高是把成人礼和高考动员一起办了。我参加过一次,场面相当隆重庄严。年级主任接过校长赠予的旗帜,表态发言,高考必胜。我们学校也比葫芦画瓢,照着人家的样式稍加改造,也办成了几届。
我一直反对高二办成人礼,并且公开发表过不同意见。主要意见有:高二学生大部分不到十八岁,办成人礼就是集体公开造假;集体办成人礼场面虽然宏大,震撼力强,但有学生参与度低,持久性差的缺陷,如果班主任有创造性,班里办成人礼意义更明显;成人礼就意味着学生成人了,可以参与决策,如何举办要和学生商量,成人礼要多一个学生视角。要办成人礼就不要提高考,这给学生一种借成人礼塞私货的感觉;
学校今年办成人礼选在高三下半学期,是历史性的进步。但三十几个班在操场举办,组织起来也很困难。前几年组织的时候就出现各种种样的问题。不如灵活一些,如果愿意在班里办的就在班里办,愿意学校统一组织的就让学校来办理。如果一部分班级在教室,一部分在操场,拥挤就会减轻一些。办理的时间要一致,互不影响。
先不说学校愿意不愿意这样办,就是提出这样的办法。也可能被年级主任以统一要求否决,即使年级主任不否决,大部分班主任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去出那个风头,随大流是最安全的选择。一个年级出一个这样的班主任就很不错了。
成人礼要办得纯粹会有更好的效果。
成人礼就是成人礼,不管学习成绩好坏,平时表现怎样,都浓墨重彩地出席这样盛大的节日,学校以成长见证人的身份出席,体现了育人的总目标。如果趁这个机会强调高考,成人礼就可能演变成高考励志会,硬拿高考与成人礼捆绑也有些牵强。
成人礼归学校办,彰显出更高层面的育人功能,誓师会归年级办,突出了业务和项目的功能。
退一步说,成人礼必须办,誓师会未必办。成人礼是人生重要时间节点的加冠仪式,学生拥有基本的政治权利,代表一批青年走进建设者和接班人队伍,这是一个自然的社会历史过程。誓师会,是激励学生为高考而奋斗的形式的一种,效果如何有待于检验,完全可以用另外的方式代替。
艺术需要留白,教育更需要留白。塞满,既伤害了教育,也伤害了考试。
成人礼让高考缺席,才是对高考的最大致敬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