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歌声
(2023-02-16 21:59:16)
标签:
健康教育历史情感文化 |
如果高中校园没有歌声,人们也不会感到奇怪,这与高考的气氛很搭呀!如果有听到了歌声,人们会说,学校就该像个学校样,还是唱唱好。如果原来有歌声,然后没有了,再也没有然后了,会有一种怪怪的感觉,怎么没有了呢?
我在新开学就有这种感觉,校园没有歌声了,原来有,我原来教的高一有三、四个班唱,每天上午七点五十五分《歌唱祖国》之后 ,就会听到从实验楼的几个教室里传出歌声。现在静悄悄的,静是静了,好象缺了点什么。我原来教的20班唱的歌曲是《成都》《稻香》《阳光总在新雨后》,每天上午《歌唱祖国》之后,我会把音箱的数据线插到手机里,学生们随着音乐的节奏一起哼唱,学生们都站起来,脸上露出恬静的神色,一首歌四分钟左右,唱完正好上课。由于班里一直坚持唱歌,在元旦合唱比赛时,不用怎么专门训练,也能拿较好的名次。
学校举办各种比赛的初衷,就是推动一项活动的正常开展。唱歌比赛,目的不是评上等次,而是让各班平时好好唱歌。如果只是为了拿到等次,赛前加紧训练,赛后偃旗息鼓,也就失去了比赛的意义。前几天看《焦点访谈》,我国的冰雪运动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冰雪产业也发展了起来。举办冬奥运的初衷,就是为了发展冰雪产业,刺激人们运动的需求。这几天,原足协主席陈戌源被调查上了热搜,也多多少少回应了国人对足球运动的失望,失望也没有办法,中国的足球普及程度太低了,足球人口太少,根本撑不起一个成熟的足球市场,市场起不来,权力就失去了制约。各种联赛带不动校园足球,联赛也就没有看头 了。
唱歌比赛如果只是为了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没有引导班级的唱歌活动,唱歌比赛终究要走向荒腔走板。近些年来,我看到的唱歌比赛,有点好笑。唱功不够,花样来凑,朗诵,舞蹈,武术,书法,红旗飘飘,彩旗招招,看起来热热闹闹,唱起来失声跑调。这些都暴露 了平时训练的不足。再往深层次上说,比赛水平也代表了音乐课的水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