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湿疹

(2008-10-03 18:57:53)
标签:

湿疹

健康

食疗

中医

药膳

儿童饮食

保健

偏方

分类: 健康天坛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炎。病因较复杂,多由某些食物、肠寄生虫、病灶感染、自体敏感作用或寒冷、风热、日光、植物等因素过敏所致。常与人的体质、神经系统机能障碍有关。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刺激等物如鸡、鱼、虾等。应尽量避免搔抓及热水烫、肥皂洗。可选用食疗。

 

甘蔗皮油 紫皮甘蔗皮适量,麻油适量。 将紫皮甘蔗皮烘干,研成细末,用麻油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一次。

苦瓜油 苦瓜叶250克,茶油适量。 将苦瓜叶研成细末,用茶油调成糊状,涂敷于患处。每日一次。

 

 

湿疹是一种冬春季节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色点状豆疹,粟粒样皮疹或疱疹,伴有渗出液,干燥后形成灰色或黄色痂皮。痂皮脱落后露出红色潮湿的表皮,剧烈搔痒,易于发生感染,婴幼儿易于罹患。皮疹好发于四肢屈侧、面颈、手足背、阴囊、常对称分布。分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两大类。急性湿疹常急性发作,皮疹呈多形性,边界不清楚,搔痒剧烈可有红斑、丘疹、水疱、脓疮、糜烂渗液、结痂等临床表现,慢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演变而来。皮疹是皮肤增厚而粗糙,苔癣样变化,脱屑、色素沉着,皮疹边界清楚,自觉剧痒。常可急性反复发作。

治疗要注意寻找致病的过敏因素。如某些食物确属能诱发温诊的,则需禁食。对局部要避免搔抓,沸水烫、肥皂及有刺激性的液体洗涤等。婴儿湿疹,俗名奶癣,主要由于食物等过敏引起,若由乳类食品引起者应停哺。

⑴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避免再次刺激局部,尽可能地避免用手搔抓局部,也不要用热水或肥皂水去清洗局部,更不能用那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在局部涂抹,特别注意的是不能随便应用激素类药物在局部涂抹这些都是非常容易使疾病恶化或重新发生的常见因素。
⑵尽可能地了解
湿疹、皮炎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⑶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浓茶、咖啡、酒类及其他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海味。


湿疹、皮炎的发生、发展与各种因素有关。由于个体差异,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时期都有可能出现差异。除饮食方面的因素外,吸入物,如花粉、尘、螨及体表的细菌、真菌感染、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所接触到的各种物质,都有可能成为引起湿疹、皮炎的常见外部原因。体内的病灶,如扁桃体炎、胆囊炎、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状况的改变,如月经时期、妊娠时期等,都有可能成为引起湿疹、皮炎的主要内部原因。要预防湿疹、皮炎的发生,就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的基本状况,尽可能地避免种种可疑的致病因素

 


饮食原则
饮食宜清淡,宜吃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如干酵母、马铃薯、鸡肉、牛肝、肾脏、香蕉等。核桃仁、向日葵子、香榧子、小核桃、西瓜子等富含锌和亚油酸,也可常吃。其他尚有茶叶、苹果、胡萝卜、瘦肉、蛋类等也可经常服食。小儿因牛奶引起湿疹者,可改吃人乳或豆奶等,也可将牛奶煮沸几次以改变其白蛋白的性质而减少其过敏.或改限奶粉。禁忌烟酒。

湿疹的四大特征:

①皮疹的形态多种多样,可以是红色斑点、红色丘疹、水疤、痂等,有时皮肤增厚而呈皮革化;

②常有糜烂及渗液,显示出“湿”的特点;

③伴有剧烈瘙痒;

④难以找到病因,也就更难去除,以致病程迁延、反复发作。

 

 

急性湿疹、慢性湿疹的食疗方法

急性期的用马齿苋、薏仁米、防风、赤小豆,生甘草水煮代茶饮或者同上煮粥。

慢性期湿疹则用百合、薏仁米、当归、生甘草,同上做法,但要长期坚持。

 

 

(二)药膳食疗
1.赤豆米仁汤:赤小豆、米仁各30克,煮熟烂,加糖适量,日服2次,小儿可减量或仅吃汤,可吃一段时间。

2.绿豆百合汤:绿豆、百合干各30克煮汤吃,加糖适量服食,日服2次,可吃一段时间。

3.米仁荸荠汤:生米仁5克,荸荠10枚去皮切片,加水煮服,每日1次,连服10天。

4.鲜地瓜:鲜地瓜60克去皮挤汁,并将渣捣烂如泥状,加醋适量调匀,敷患处,汁可饮服,连用5~7天。

5.龙井茶:龙井茶6克,沸水泡至50毫升,加糖少许,对婴儿湿疹可每日分次喂服,连喂1—2周。

6.鲜芦根汁:鲜芦根100克挤汁,日数次喂服,连喂一周左右,可治婴幼儿湿疹。

7.绿豆甘草汤:绿豆60克,甘草5克煮汤,吃绿豆及汤,小儿量减半。

8.赤小豆:赤小豆10克.焙干研成粉末状;用鸡蛋清一个调之成厚糊状,涂于患处。若渗液多者,可加松花粉敷之。

湿疹的食疗法
方1茅根苡仁粥
组成:鲜茅根30克,生苡仁300克。
用法:先煮茅根20分钟后去渣留汁,纳生苡仁煮成粥。
功效:清热凉血,除湿利尿。
主治:湿疹湿热蕴结型皮损潮红,丘疹水疱广泛,尿赤者。

方2苡仁绿豆粥
组成:绿豆50克,薏苡仁50克
用法:加水煮粥服食。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急性湿疹皮肤
红斑、丘疹、水疱伴渗出较多者。

方3绿豆百合苡仁汤
组成:绿豆30克,百合30克,苡仁15克,芡实15克,淮山药15克,冰糖适量。
用法:将绿豆、百合、苡仁、芡实、淮山药一起下锅,加水适量,烂熟后,加冰糖即成。每日分2次服完,连服数日。
功效:清热解毒,健脾除湿。
主治:脾虚湿盛型湿疹,皮损不红,渗出较多,瘙痒不剧,口炎,舌苔腻者。

 

中医辨证治疗

风盛型
[临床表现]皮肤泛发潮红,遇风痒甚且肿胀,舌质红,脉浮弦。
[食疗药膳]
1.芹菜汤:芹菜250克,煎汤,吃菜饮汤,连续服用。
2.苍耳子防风红糖煎:苍耳子60克,防风60克,红糖25克。将苍耳子、防风加水浓煎熬膏,加红糖,每次二汤匙,开水冲服。

热盛型
[临床表现]皮损红肿流水,瘙痒剧烈,尿黄、
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食疗药膳]
1,绿豆苡米海带汤:绿豆凹克,苡米30克,海带20克,水煎,加红糖适量服。每日1-2次。
2.白菜根汤:白菜根200克,银花20克,紫背浮萍20克,土茯20克,水煎,加适量红糖调服,每日1-2次。
3.白菜萝卜汤:新鲜白菜100克,胡萝卜100克,蜂蜜20毫升。将白菜、胡萝卜洗净切碎,按2碗菜1碗水的比例,先煮开水后加菜,煮5分钟即可食用,饮汤时加入蜂蜜,每日2次。

 

 

 

食疗偏方

1)取薏苡仁、粳米各30克,冰糖少量。将薏苡仁、粳米共煮成粥,再放入少量冰糖,作点心食用。
  本方健脾祛湿,适用于脾虚型湿疹。
  2)用红枣10枚,扁豆30克,红糖适量。将前2味加水煮烂熟,加人红糖,服食。
  本方养血和血,而“血和风自灭”,故可治疗慢性湿疹。
  3)取竹节菜(干品30克)50克,粳米100克。竹节菜加水煎汤,去渣后人粳米,再加水煮稀稠粥,每日早、晚各2次,温热顿服。
  本方清热利湿除风,适用于皮肤湿疹、阴部瘙痒等症。
  4)用水蛇1--2条,蟾蜍2--4只,粳米适量。剥去蟾蜍外皮,去掉头、爪、内脏,洗净后切小块,剥去水蛇皮,去掉内脏,放人开水中煮熟,拆肉去骨,再人蟾蜍肉一起放人锅内,加粳米(或糯米)水煮粥,调味食。
  本方适用于湿疹。
  5)取乌梢蛇1条,猪脂、盐、姜少许。将蛇切片煮汤,加猪脂、盐、姜少许调味,饮汤吃肉。本方祛风、除湿、解毒,
  本方适用于湿疹及风湿痹痛症。
  6)用黄柏6克,丹皮炭、陈皮炭各3克,冰片1.5克,蛋黄,油适量。前4味药研细末,用蛋黄油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3次。
  本方出自《醋蛋治百病》,适用于湿疹。
  7)取大黄9克,清油适量。将大黄研细末,用清油调擦患处。
  本方适用于湿疹水泡期,此方源于《中国民间小单方》。
  8)用五倍子6克。将其炒黄研细末,撒于患处。
  本方出自{中国民间小单方》,适用于湿疹皮肤起红斑,水疮变为脓疱,痒而兼痛,流黄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