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过男人河的女人》
(2011-09-19 13:25:13)
标签:
文化 |
分类: 昨日文章 |
《生命的呐喊》长篇连载
1993年秋,那本沉寂多年的《趟过男人河的女人》中篇集,突然被北京电影制片厂几个人看中了。
编剧远方打来电话,说他们决定将其中的两个中篇《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和《西天有片殷红的血》,改编成四十集电视连续剧,由陈国军执导,由我和远方联合编剧。
我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招待所住了三个月,跟远方共同完成了四十四集电视文学剧本。1995年夏天,四十四集电视剧《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时出版了《趟》的同名长篇小说。《当代》原主编何启治先生及编辑胡玉萍女士,对这本书给予了很大帮助。
《趟》剧的成功,使我的创作又打开了一条路子。
我觉得写剧本不需要那么多描写,剧本讲的是故事结构、矛盾冲突、人物关系及人物对话。这恰恰掩饰了我语言匮乏的弱点,却能发挥我的长处——编故事的能力以及占有大量生活素材的优势。再者,写电视剧本的收入可观,我再出去采访就用不着背羊毛衫和皮夹克了。所以,我相继又独立编剧并投拍了三部二十集电视剧,一部反映滑冰题材的《冰雪人生》,一部反映青少年教育的《妈妈,拉我一把》,还有一部反贪题材的《不共戴天》。
1997年夏天,我从佳木斯群众艺术馆调到省里某影视单位。省政府以奖励有突出贡献专家的名义,解决了我在哈尔滨的住房。
离开佳木斯那天,好多领导和朋友都来为我送行,不少朋友都落泪了。他们开着车把我和贺玉一直送到与外县的交界处,才与我挥泪告别……
坐在汽车里,我回头望着越来越远、越来越变成记忆的城市,一直泪流不止。人就是这样,你在时,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一旦离开,却又有着难以割舍的眷恋……
我知道这座城市就像母亲一样,给了我生命的精华——
在这里,我这个从山沟里走出来的苦孩子,成长为国家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两届省“三·八”红旗手、两届省党代会代表、黑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津贴享受者、全国自学成才优秀人物,我代表全国受表彰的一百九十四名自学成才者,在人民大会堂向全国宣读倡议书……
是的,我深深眷恋着这座给了我幻想也给了我失败,给了我成功也给了我赞誉的城市。我永远忘不了这里所给予我的一切!
所以,无论今生我能有多大出息,有多大成就,我都愿意回到母亲的身边,偎依在她怀里,跟她撒撒娇,吹吹牛,我永远是黑土地的女儿。
因这里有我的恩师,有我最亲密的朋友和同事,有栽培我、关照我的领导,还有我无话不谈的知己……
我调到省影视部门,本想创作几部好电视剧,不久却发生了我前面提到的那部儿童电影的事,后来又发生了《盖》剧的侵权事件……
我发现,我对许多事情总是怀着美好的愿望开始,但最后却常常是厄运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