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而不厌
学而不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735
  • 关注人气:2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昌黎物产志

(2024-10-10 10:14:28)
标签:

昌黎物产志

历史

分类: 昌黎文史

 

昌黎物产志

第十三篇  芡实

张玉万

芡实原产于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我国自古就有栽培。据史料记载,芡实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李时珍描述其累累如珠玑,状如鱼目,煮食如芋,颇为形象。清沈朝初《忆江南》中有:“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爱乳盈瓯,细剥小庭幽。”据传 清朝的曹雪芹年轻的时候到苏州的姑父家小住期间,正逢芡实上市。有一天他在外闲逛,看到芡实着实没有吃过,很想尝一尝。于是买了两条鲫鱼,又称了点新鲜的芡实,回到家里命厨师烹调。在《红楼梦》里写下那么多美味的他很具创意地让厨师把雪白滚圆的芡实塞进鱼腹,调好佐料,上火清炖。炖熟后的鱼肉鲜嫩,芡实香糯,两者的味道溶合在一起,清香阵阵,别有一番韵味。曹雪芹觉得鲫鱼像河蚌,芡实像珍珠,这只菜恰如蚌含珍珠。从此,“大蚌炖珍珠”这道名菜便在苏州流传至今。

清康熙十四年《昌黎县志》(乾隆二十八年增刻本)卷之三《食货•土产》:(果类)芡菜。

清同治五年《重修昌黎县志》卷之四《田赋志•物产》:(果类)芡,《尔雅·翼》:幽州人谓之雁头,又谓之雁喙。实内有米,圆如白珠,久食宜人。(谷类)鸡豆米,叶大如荷而有刺,白露时结实可采。靖安曲河多有之。又名鸡头米。

民国二十二年《昌黎县志》卷四《物产志》:(果类)芡实俗呼曰鸡头。内里实累累。生水中如荷而贴水,多皱纹,面青背紫,茎端苞多刺,形如鸡头。昌黎多野生,陂泽间无种者。

 

(图一:《神农本草经》记载芡实:“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益精气,强志,令人耳聪目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图二:196110月,女社员正在采菱角和鸡头米;图三:鸡头米1;图四:鸡头米2

 昌黎物产志


1

 昌黎物产志


2

 昌黎物产志


3

 昌黎物产志


4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昌黎物产志
后一篇:昌黎物产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