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而不厌
学而不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735
  • 关注人气:2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昌黎物产志

(2024-08-07 10:31:10)
标签:

昌黎物产志

历史

分类: 昌黎文史

 

昌黎物产志

第二篇  稻子

张玉万

一万多年前,野生稻就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这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亚洲稻痕迹。那时候的野生稻匍匐在地面,个头瘦小,谷粒也远不及现在饱满,但是古代先民还是敏锐捕捉到了它的可食性。

从简单采集到大规模种植,再到六千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野生稻逐渐成为与人类命运共舞的栽培稻,籽粒饱满,千粒重也增加了。中国成为世界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也是世界稻作文明的发源地。

从一株毫不起眼的野稻,一步步登上粮食作物界的“王座”,水稻的登顶之路历尽艰辛。唐朝,水稻成为人们的主要口粮之一,种植面积大幅提高; 宋朝,水稻熟制从一年一熟提升到一年两熟,产量跃居粮食首位,这让宋朝也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过亿的国家; 明清时期,南方部分地区水稻熟制提升到一年三熟,解决了更多人吃饭的问题。

清康熙十四年《昌黎县志》(乾隆二十八年增刻本)卷之三《食货•土产》:(谷类)

清同治五年《重修昌黎县志》卷之四《田赋志•物产》:(谷类),有糯,有粳糯。可酿酒。《字林》曰:糯,粘稻也。秔稻,不粘者。秔,与粳同。

民国二十二年《昌黎县志》卷四《物产志》:(谷类),县境无水田,多于旱田种之。种亦与水田异,共二种。不黏者曰粳子,米黏者曰糯子米。粳米仅作饭,糯米兼可磨面作糕饼,且可酿酒。均春种秋熟。

 

(图一:薅秧苗;图二:插秧;图三:农民种植水稻;图四:农家稻谷脱粒;图五:农家场院稻谷脱粒;图六:农家场院上的稻谷堆)

昌黎物产志

 

1

 昌黎物产志


2

 昌黎物产志


3

 昌黎物产志


4

 昌黎物产志


5

 昌黎物产志


6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昌黎物产志
后一篇:昌黎物产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