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娘娘顶这个地方的人演义

(2024-01-05 10:02:42)
标签:

娘娘顶这个地方的人演

娱乐

分类: 生活感悟

 

娘娘顶这个地方的人演义

第三十三回

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历史成就了名人。历史短,历史长,到了元朝,还出了个名人叫张勖。

张勖,张文质七世祖,元代永平路滦州石城县中堡庄村(原属昌黎县,今属乐亭)人。初授翰林国史院编修,累官至大学士,从一品,张勖是元朝时昌黎县最著名的儒士。也是昌黎县历史上级别最高的官员。

元大德四年(1300年)六月,刘懋从辽阳属员升任昌黎县尹,下车之日即谒告先圣先师。他盛赞 “昌黎者,盖古之营州也。其地背负竭石,南临沧海,左控榆关,右带滦河,山辉川媚,物夥民繁,利足鱼盐,土饶沃壤,异人杰士,历代不乏。如唐之韩文公,《唐书·宰相世系表》云:韩氏之先祖恬,为玄冤太守,恬之曾孙播徙居昌黎之棘城,文公亦自称为昌黎人。斯岂韩氏所徙之昌黎欤?”见殿宇倾欹,廊庑圮毁,门墙芜秽,砌陛荒凉,于是与达鲁花赤忽都花大、修武主簿李公商议兴废举滞之计。县内耆旧诸儒同知宋武节、孙铸天、成梁谞、才美、严鲲鹏等从而唱和之,各出家中积蓄以助其资费。于是远近闻之,莫不相应,终于告成于大德五年(1301年)四月。县内耆旧诸儒欲以文字记工程始末,刻之于石以传永久,委派昌黎县人田继和恳求张勖撰写铭文。大德六年(1302年)三月欣然写下《昌黎县重修文庙碑铭并序》,并被镌入碑中立于文庙。

清同治五年《昌黎县志·山川》记载:“馒头山,县北四里。东有千佛影,西对板石山。元人张勖题‘蓬莱第一关’。往来诸山所必由也。”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山川·滦州》记载:“唐山在贾家山西。孤高秀出,有暖泉数十,上有姜将军庙。将军,后唐时人,斩蚊有功,没,葬此山。土人建庙祀之。有张勖碑记。”

清康熙十四年刻本(包括乾隆二十八年增刻本)《昌黎县志》中的《乡评》(乡贤所不尽收者)收录了张勖传:

张勖  字勉之。博学,作文缜密,人矜式之。累官至大学士。

为什么要收录张勖传,因其为张文质七世祖,元代永平路滦州石城县中堡庄村(原属昌黎县,今属乐亭县中堡镇)人而收录。另外,这里收录的张勖传源自《永平府志》,《永平府志》又源自《大明一统志》,相关资料如下:

张勖之名,最早见于明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中《人物》和《集文》篇目,《昌黎县重修文庙碑铭并序》署“元翰林国史院编修”。

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张勖,字勉之,昌黎人,翰林院编修,累官至大学士。”

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张勖,昌黎人。翰林院编修,累官至大学士。学问赅博,为文缜密,人可矜式。”

清康熙二年修、十八年续和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张勖,昌黎人,官至大学士。”

后来的修志者也许是因为张勖生平文字欠缺,从清同治四年开始,《昌黎县志》就不再收录张勖传了。

欲知后人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昌黎张玉万202311月作

 

(图一:张勖;图二:明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卷首《昌黎县图》局部)

 娘娘顶这个地方的人演义


1

 娘娘顶这个地方的人演义


2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