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顶这个地方的人演义

标签:
娘娘顶这个地方的人演娱乐 |
分类: 生活感悟 |
娘娘顶这个地方的人演义
第三十二回
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历史成就了名人。历史短,历史长,到了元朝,还出了个名人叫姚燧。
姚燧(1238~1313),元代文学家。字端甫,号牧庵。姚燧3岁丧父,随伯父姚枢居苏门,后被荐为秦王府文学,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著有《文集》50卷,今存《牧庵集》36卷,内有词曲2卷,门人刘时中为其作《年谱》。
清康熙十四年刻本(包括乾隆二十八年增刻本)《昌黎县志》中的《乡评》(乡贤所不尽收者)收录了姚燧传:
姚燧
为什么要收录姚燧传,可能据其史载“柳城人,后迁洛阳”而收录。另外,这里收录的姚燧传源自《永平府志》,《永平府志》又源自《大明一统志》,《大明一统志》又源自《元史》卷一百七十四列传第六十一:
姚燧,字端甫,世系见燧伯父枢传。父格。燧生三岁而孤,育于伯父枢。枢隐居苏门,谓燧蒙暗,教督之甚急,燧不能堪。杨奂驰书止之曰:“燧,令器也,长自有成尔,何以急为!”且许醮以女。年十三,见许衡于苏门。十八,始受学于长安。时未尝为文,视流辈所作,惟见其不如古人,则心弗是也。二十四,始读韩退之文,试习为之,人谓有作者风。稍就正于衡,衡亦赏其辞,且戒之曰:“弓矢为物,以待盗也;使盗得之,亦将待人。文章固发闻士子之利器,然先有能一世之名,将何以应人之见役者哉!非其人而与之,与非其人而拒之,钧罪也,非周身斯世之道也。”至元七年,衡以国子祭酒教贵胄,奏召旧弟子十二人,燧自太原驿致馆下。
…………
后来的修志者也许是认为姚燧史载“柳城人,后迁洛阳”之“柳城”非今昌黎而另有其地,从清同治四年开始,《昌黎县志》就不再收录姚燧传了。
欲知后人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昌黎张玉万2023年11月作
(图一:姚燧1;图二:姚燧2;图三:姚燧)
图1
图2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