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茅盾诗词》

标签:
读《茅盾诗词》文化 |
分类: 读书札记 |
读《茅盾诗词》
张玉万
喜欢欣赏名人诗词,从家藏多年的书中翻出《茅盾诗词》并将其读完。
春光文艺丛书《茅盾诗词》,河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第1版,河北新华印刷一厂1979年11月第1次印刷,平装,32开,正文114页,印数19600,时价0.34元。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他的代表作有《子夜》《春蚕》《夜读偶记》《霜叶红似二月花》《春蚕》《白杨礼赞》等。茅盾最有价值的当代文学作品之一便是旧体诗词。他的绝大部分诗词都是出于工作需要而作。在茅盾的旧体诗词中,流露出鲜明的时代痕迹,文艺观念和审美观念都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高度一致。当然,茅盾具有对诗词的省察精神。作为深谙艺术规律的作家、理论家的茅盾,与执行文化政策的茅盾,需要在双重角色之间寻求平衡。在审美风格上,当时流行豪放之风,而柔美之风遭到抑制。在艺术形式方面,社会主义文学注重民间化、大众化。
读茅盾的诗词,发现几乎都是公共抒情,极少抒发私人情感之作。剥开坚硬的时代外壳,我们会从诗词中发现茅盾的诗情。
读《茅盾诗词》1
读《茅盾诗词》2
读《茅盾诗词》3
读《茅盾诗词》4
读《茅盾诗词》5
读《茅盾诗词》6
读《茅盾诗词》7
读《茅盾诗词》8
茅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