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节气看点:2022年处暑节气的养生5方面和9个健康提示~(组图)

(2022-08-01 18:41:49)
标签:

2022处暑节气养生

分类: 健康饮食

https://p5.itc.cn/images01/20210824/9c62c5dd857d456f83d8c1c3b54633b5.jpeg

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10823/10280d3254dd4a50aea72e0d0eb4960a.png

2022年08月23日是处暑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意味着炎热的天气即将离开,夏天的暑气逐渐消退,但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这也就是人们常讲的“秋老虎,毒如虎”。那么,处暑时节该如何养生?下面是处暑节气的养生5方面和9个健康提示

1、春捂秋冻

处暑时节,暑气逐渐散去,凉意渐生,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捂秋冻”是古人根据春秋两季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的穿着方面的养生原则,但“秋冻”还要因人而异,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减慢,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更应及时增减衣服。

2、预防秋燥

处暑时期会出现“秋燥”,燥热容易耗气伤阴,气虚导致四肢无力、神疲懒言;阴虚则可见咽干、口干、鼻子干。处暑前后,虽然早晚天气转凉,但中午气温依旧较高,暑湿较重,湿邪困脾,也容易让人感到疲倦乏力。因此,此节气宜选灸大椎、肾俞、肺俞、风门、太溪穴、神阙、关元、涌泉、合谷等穴以滋阴润燥。

3、精神调养

处暑时节宜“静心养性”。秋日渐凉,此时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因此在精神调养上,处暑时节要注重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多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

4、起居调养

对于常人而言,处暑养生的重点在于调整睡眠。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泻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人的起居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5、饮食调养

为了驱火祛暑,人们在夏天常吃一些苦味食物或者冷饮,往往会导致脾胃功能有所减弱,所以如果一入秋就大量食用过于滋腻的补品,脾胃一下子适应不了,很容易引发消化不良。我们进补时最好选择那些“补而不峻”“润而不腻”的平补之品,这样既营养滋补,又容易消化吸收。抵抗力差、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最好不要擅自选择补品,而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补,以取得更好的进补效果。

处暑节气健康提示:

1、早睡早起,睡好子午觉

早睡早睡,并且记得午睡,保证睡眠充足,这样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还能使大脑、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2、避免过早添加衣物

此时之后早晚温差开始加大,出门记得增添衣物,晚上空调少开,睡觉盖好被子,防止受凉引起肠胃不适。

3、初秋注意防晒

虽然气温略微下降,不过紫外线还是一样强,防晒依然是很重要,不但应该继续使用防晒霜,防晒倍数还应和夏天一样。

4、多饮水防秋燥

多喝温水保持肺脏与呼吸道正常湿润度,另外忌冷凉水。

5、伸懒腰缓解秋乏

有意识伸几个懒腰,利于心脏充分运动,使更多氧气能供给各个组织器官。

6、多吃滋阴润燥食物

处暑过后秋燥渐盛,可多吃梨、冰糖、银耳、等养阴生津的食物。

7、少吹空调

处暑时节早晚温差大,减少开空调,改用风扇,避免贪凉。室内外温差保持在5左右

8、多运动

选择散步、骑车、体操、慢跑等运动,以全身稍微出汗即可。

9、坚持泡脚

可以进行泡脚。有利于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缓解身体的疲劳,改善睡眠质量。

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20707/ff6ee87add5d4c4bbcf2b7fcd283d9d3.gif

2022年08月23日是处暑节气:科学养生注意饮食,健康生活每一天!戴好口罩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