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哲学的贫困20:第二章第三节

(2024-12-24 11:49:05)
标签:

蒲鲁东

竞争提纲

竞争好的一面

反对社会主义

马克思批判

哲学的贫困20:第二章第三节(一)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第二章第三节竞争和垄断,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正文第172页-180页。内容要点是蒲鲁东竞争提纲、竞争好的一面、竞争坏的一面、垄断、捐税是消除竞争坏的一面的方法。本篇先谈前两个要点。马克思在上述各个要点中批判了蒲鲁东的观点,阐述了自己的有关见解。
       马克思率先谈到蒲鲁东关于竞争的提纲式看法。后者说竞争好的方面是使平等到来。坏的方面是自我否定,其必然后果是把它吸引的人消灭。应当解决的任务是找出调和原理。该任务另一种方法是找到一种均衡,这就是警察。
       马克思紧接着批判蒲鲁东一开始就维护竞争的永恒必然性,反对那些想以竞赛代替竞争的人们(恩格斯脚注解释为傅立叶主义者)。后者说竞争就是追逐利润的竞赛,工业竞赛一定要是追逐利润的竞赛即竞争。马克思对此说,工业竞赛的直接对象就会是生产品而不是利润。竞争不是工业竞赛而是商业竞赛。
       而蒲鲁东用假如颁布一道法令保障人人都劳动都有工资将会导致工业严重停滞的方式证明竞争的必然性,竞争的永恒性是一些范畴等等。马克思批判道,如果我们以为颁布几道法令就可以摆脱竞争,那就永远摆脱不了竞争。各民族在求助于法令之前,至少必须彻底改变他们在工业上和政治上的一切生存条件,也就是要彻底改变他们的整个生活方式。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按照蒲鲁东的说法,既然18世纪的法国人废除了同业公会、行会和商会,而不是将他们改头换面,那末19世纪的法国人就应该把竞争改头换面而不是将它废除,因为竞争是社会经济的原理、命运的法规、人类灵魂的要求。马克思批判道,蒲鲁东不懂得竞争的形成同18世纪人们的现实发展有联系,他把竞争变成在真正现实之外的人类灵魂的某种必然要求。(这显然是错误的-笔者)蒲鲁东试图用象农业这样一些生产部门由于竞争这一范畴尚未充分发展,目前仍处于落后和衰败状态来证明竞争的永恒性。马克思说这是痴人说梦,丝毫不能证明竞争的永恒性。蒲鲁东的全部逻辑就是竞争是一种社会关系,现在我们正在这种关系下面发展我们的生产力。竞争是工业竞赛,自由方式,劳动义务,价值构成,平等条件,经济原理,命运法规,灵魂要求,公平启示,划分中的自由,自由中的划分,经济范畴。
       蒲鲁东认为,竞争和联合是相互依存的。竞争以共同目标为前提,竞争不是利己主义。社会主义的错误在于把竞争看作社会的倾覆。对此马克思说,难道利己主义就不是以共同目标为前提吗?任何利己主义都是在社会中靠社会来进行活动的。可见,它是以社会为前提,即以共同的目标,共同的需要,共同的生产资料等等为前提的。因此,在社会主义者所说的竞争和联合之间甚至没有一点分歧,这难道是偶然的吗?马克思接着说,社会主义者很清楚,现代社会是建立在竞争之上的。既然他们自己就打算推翻现代社会,他们怎能责备竞争要推翻现代社会呢?既然他们认为未来的社会将要推翻竞争本身,他们又怎能反而指责竞争要推翻未来的社会呢?
       蒲鲁东又说,竞争是垄断的对立物,因此,竞争不可能和联合对立。对此马克思说,封建主义一开始就同宗法式的君主制对立,可见它并不同当时还不存在的竞争对立。难道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竞争同封建主义并不对立吗?其实社会、联合是可以用于一切社会的名称。认为用联合这个词就可以驳倒竞争的社会主义者怎么能站得住脚呢?蒲鲁东又怎能设想,仅仅把竞争理解为联合就可以维护竞争而反对社会主义者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