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贫困9:形而上学方法第四个说明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第二章第一节第四个说明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正文第145-147页。篇幅比前两个说明长些。主要对蒲鲁东笔下应用到政治经济学的辩证法进行了一些分析批判。
马克思首先指出,蒲鲁东认为任何经济范畴都有好坏两个方面,他还认为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益处和害处加在一起就构成每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矛盾,他进一步强调应当做的是保存好的方面消除坏的方面。下面马克思以奴隶制为例,对蒲鲁东的这个观点进行了分析。他写道奴隶制是一个经济范畴,它也有两个方面,我们先看看它好的一面。直接奴隶制是资产阶级的基础,因此奴隶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经济范畴。没有奴隶制,北美这个进步最快的国家就会变成宗法式的国家。消灭奴隶制就等于从世界地图上抹掉美洲就会使现代文明和贸易陷入无政府的十分衰落的状态。因为奴隶制是一个经济范畴,所以现代各民族只是在本国把奴隶制掩饰一下,而在新大陆却公开推行奴隶制。蒲鲁东提出挽救奴隶制的方法任务是保存这个经济范畴好的方面,消除其坏的方面。
马克思随后对蒲鲁东的这个说法进行了批判。他论述到黑格尔不需要提出任务,他只有辩证法。蒲鲁东从黑格尔辩证法那里只学到了术语,而他自己的所谓辩证运动只不过是机械地(非辩证地)划分出好坏两方面而已。马克思进一步揭示道,蒲鲁东与黑格尔比较的长处是提出任务并且保留为人类最大幸福而解决这些任务的权利,而他的短处是用辩证法引出一个新范畴时毫无所获。马克思此处论述了以下观点以直接批判蒲鲁东。他写道两个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谁要是给自己提出消除坏的方面的任务就是立即使辩证运动终结。他随后揭示我们看到的已经不是(在黑格尔那里)由于矛盾本性而自我安置和自相对置的范畴,而是在范畴的两个方面中间激动挣扎冲撞的蒲鲁东。
下面马克思又对蒲鲁东的有关方面进行了一番小结。他说蒲鲁东就此陷入了用正当方法难以摆脱的困境,于是蒲鲁东就尽全力一跳,便跳到一个新范畴的领域中。这时在蒲鲁东那惊异的目光面前便出现了理性中的一定系列。他抓住第一个到手的范畴,随心所欲地给它一种特性,把应该消除的范畴的缺陷消除。这样他就把所有经济范畴逐一取来,把一个范畴用作另一个范畴的消毒剂,用矛盾和矛盾的消毒剂的混合物写成他的两卷本的矛盾著作puludong并称之为经济矛盾的体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