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践与唯物辩证法

(2022-05-14 10:24:04)
标签:

实践

唯物辩证法

统帅作用

对立统一

社会生活本质

实践与唯物辩证法
       本文为哲学观点拓展继续,但这个题目可以不要,直接点出具体题目即可。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居前为首应当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总论,这里可在分为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两部分。其后可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分论即历史唯物主义或曰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分论。我的看法可以在这两个分论之间再加上实践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分论这一部分。这样四个组成部分中前两个论证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个实体,后者是前者的一个特例。后两个部分论证的是人类的两种活动即运动。前者实践是参与构成物质自然界及其特例人类社会存在两个实体的人们的一种改造自然社会的物质感性活动,后者认识论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的认识活动的论证。
       下面着重谈唯物辩证法对实践论的统帅作用。唯物辩证法论证的是物质自然界客观存在发展的辩证规律,是对辩证唯物论规律论纲领的展开。其中的辩证规律范畴对实践唯物主义同样具有统摄作用。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规律是对立统一即矛盾规律。恩格斯所提出的阐述辩证法的逻辑出发点的前两个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其实这不过是对立统一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世间万物是普遍联系的,也就是说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而它们也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也就是说必然发生相互作用的对立的统一。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实践,就应当把它视为解决自然社会矛盾的人们的物质感性活动的一种方式,同时人们的这一活动即运动本身内部也充满着矛盾。这一方面导师们都有很多论述,我们随处可见。
       在辩证法的五对范畴即现象本质、内容形式、原因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中,我们可以同时看到它们对实践的重要作用。例如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就是说人们的社会生活现象尽管纷繁复杂,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本质是由人们为谋求生存而进行的改造自然社会的物质感性的实践活动决定的。列宁强调自然界不能满足人,人必须改造它,才能适合自己生活的需要。毛泽东也强调,人们只有解决取得物质生活需要维持个体和整个社会的生存的生产实践问题,才能再言及其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