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哲学观点拓展与著译全点1

(2022-05-03 16:25:25)
标签:

实践

物质论

意识论

运动时空

规律

哲学观点拓展与著译全点1
       拟用这个题目的三篇博文再对《实践唯物主义六题》的观点进行一番改进性的弥补不足的拓展,同时对在山东大学哲学系院在职期间发表著译的全部情况重点回溯一番,以期总结经验教训推进进一步的哲学探索。
       第一篇拓展重点在于《六题》中的《总提依据》后的第一题,原题冠名《实践唯物主义与物质本体论》。应当说这个题目本身就不完全,有扩展必要。物质本体论只是辩证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总纲的一个首要论题。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由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两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物质本体论这一统领章节,实际上是物质(自然界)论。还有意识论、运动论、时空论和规律论诸章节。后者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用它来解释普遍联系、相互作用、运动变化发展、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以及本质和现象、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诸规律范畴。本篇先着重涉及辩证唯物论部分。
       《六题》首题主要涉及物质自然界的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作为根本的外部自然界事物,其二是作为前者推演的人类有目的意识地改造前者的同样具有物质感性的实践活动。前者总是在走自己的路,而后者总是要以前者为转移,面向前者,以前者来决定自己的方向。而在意识论方面,我们似可补充论述如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也是其特例社会的产物。意识不仅反映物质自然界,反映人类社会,而且意识注定本身也要受物质实践的纠缠。没有语言文字这种思想的直接现实,意识甚至不可能由人类自然生理过程和人类改造自然社会的实践活动的的推演而产生,进而在人们社会交往生产等关系中在实际上表现出来发挥实际作用。运动论指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没有运动属性的物质和没有物质载体的运动同样是不可思议的。实践正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其承担者是人类个体群体和全人类总体以及实践工具手段和实践对象(包括自然物及其特例社会存在物)。时空论表明实践和空间是运动着物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物质自然界是无限的,因而时空也必然是无限的。但是作为具体自然物的人类和其他具体自然物一样,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兴盛衰亡的客观过程,因而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也必然有一个有生有灭的客观辩证过程。这就是说,同物质这个起始范畴相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实践不可能不是一个从属性局域性范畴。无论时域还是空域,实践都是有限的局部的。规律论实际上是后面的唯物辩证法的提纲式要领。它首先表明辩证法的规律范畴都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表达这一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客观自然界事物和人类社会生活本质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本身也是一种具有自己发展客观规律的现象。只有遵循这种客观规律,人们的实践才会达到理想结果取得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