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手机,我从来没有刻意追求过。市面上新出的任何手机,在我有手机使用的情况下绝对对我形成不了诱惑,就像穿衣服我从来不喜欢跟时尚追潮流,全凭自己的喜好,有时候反而是逆流而上。手机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工具而已,我不觉得手机对我有多重要,时刻得陪伴在身边。以前常常看到朋友手机电话不断,一天里十几二十个电话都是很正常的,通常都是私人电话,恨不能一天里有一半的时间都在用手机,仿佛手机就是一款情感点播器,当时会有点羡慕别人的好人缘。我用手机接打电话以工作电话为主,手机响起来的时候,经常会觉得很烦。我的诺基亚8250一直用了整整六年,周围的朋友换手机快赶上换男朋友的频率,我仍然丝毫也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惯和对手机的宗旨,虽然有时候也会为我拿出来的手机在别人眼里的看到的一丝丝鄙夷有点汗颜,还有在别人口里说到的种种新款机型我一无所知而觉得自己有点老土,却没有动摇我换机。直到去年有一天,我的老手机在国外无法使用,因为工作关系才不得不换了一款当时还算新型的手机,开始用新手机,渐渐才发现,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发展之快,越来越贴近生活,细心周到得不是一般,天天为自己在手机里发现新的功能而欣喜,不得不感叹,原来的手机真是老掉了牙了。
新手机刚用了一年就无意中丢掉了,我还沉浸在缅怀我的新手机的情绪当中,觉得用起来是那么的得心应手,瞧着别的机子都不中意。重新用起8250,这款退了休,早就退市的手机却在我再次起用时魂飞西天,听筒功能又坏了。受刺激的我不得已,再次选择了一款新的手机,没想到这次换机却让我的手机升到了风口浪尖上,买的是一款新的3G触摸屏智能手机----诺基亚5800。越是对手机市场不敏感,没有去赶波逐流越会因为不断的发现自己新机上的功能一天多过一天的惊喜,包括手机里的视频对手机使用功能的详细介绍。。。。。
3G,英文全称是3rd Generation,
中文含义就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数字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1996到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数字手机便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受电子邮件或网页;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3G通信的名称繁多,国际电联规定为“IMT-2000”(国际移动电话2000)标准,欧洲的电信业巨头们则称其为“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目前已经进行商业应用的2.5G移动通信技术是从2G迈向3G的衔接性技术,由于3G是个相当法浩大的工程,所牵扯的层面多且复杂,要从目前的2G迈向3G不可能一下就衔接得上,因此出现了个介于2G和3G之间的2.5G。HSCSD、GPRS、WAP、EDGE、蓝牙(Bluetoot)、EPOC等技术都是2.5G技术。
短短的十几年间,手机早就超越仅仅是打电话和发短信的功能,我的意识原来还停留在第一代手机的年代。现代科技让人变懒,让交流无比畅通,却让人与人的感情越来越远,在交流通畅的情况下却让沟通变得无比的困难。就像我们远离书本,远离纸笔,新的手机年代造就了一个独立王国,在家里电脑才能办的事,用手机移动着也一样可以办。有新的手机了,就盼望它能响,老是一声不吭的,难免会让人有一点点失望,这时候更深刻体会到,手机不仅仅是用来与人打电话,通短信交流的。
我们也许可以容许自己不去跟潮流,但却不能让自己意识也落于潮流之后,就像我欣赏各大品牌的时装一样,我去不会尝试掷千金购得一衣,但却得让自己的思想跟着潮流前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