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绣拼布、历史组——我的原创微博集中(一)

标签:
织绣手工历史拼布明代杂谈 |
分类: 手工资料 |
部分原创微博,博客里是没有相对应的博文的,所以集中下,也算是个备份咯~~
#明 香色如意云织金龙纹缎袍料#&#明正德
四合云地柿蒂窠过肩蟒妆花缎曳撒#二者肩部的云肩内是一条过肩缠身龙/蟒。单一条#缠身龙/蟒#在明清袍料中是属于比较少见的款式,因此完整的14米长的#香色如意云织金龙纹缎袍料#就显得颇为难得,这匹袍料因未看到完整纹样图,因此目前不能判断做何种款式衣服。
左边为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05春季拍卖会 锦绣绚丽巧天工-#耕织堂藏#中国丝织艺术品专场拍卖品。质地为香色满地暗花四合如意云缎,五枚缎地起平纹花;片金织过肩五爪龙纹和云龙纹膝栏。龙体威武凶猛,为明早期样式。#长1400cm;宽69.5cm# 保存完好,颇为难得。纹样为少见缠身蟒的样式。
右边为1961年北京南苑苇子坑明墓出土,现藏首都博物馆。形制为斜襟、右衽。袍服前胸及后背柿蒂内饰过肩蟒纹,蟒首在前胸主要部位。两袖各有一条长53厘米、宽14厘米的直袖蟒。后襟由一条完整的回首蟒充实下摆。身长132厘米,通袖长266厘米,胸围116厘米
补充原图:
#炽盛光佛并五星神图轴#大英博物馆藏。公元897年绘轴,绢本,设色。1900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绘于一幅绢上。画的主体为炽盛光佛,五星在其周围,闪现于云端。题记为“乾宁四年正月八日炽盛光佛并五星,弟子张淮兴画表庆光”。乾宁为唐昭宗年号,此画完成后距离唐代灭亡(907)只有10年。
五星以人物形象绘出,即手持花果的东方岁星,手持兵器的南方荧惑星,弹弦奏乐的西方太白星,执纸笔的北方辰星,执锡杖的中宫土星。每个神仙头顶一只动物啊,有木有
#炽盛光佛并五星神图轴#局部,弹弦乐器的西方太白星,左手横执琵琶,右手举着拨子,似款款而行,似静静站立,姿态优雅,表情娴静。p.s我特别忍不住想说下她头上的那只芦花大公鸡,表明了她的身份,不过很惹眼啊。
#浅黄色褐长衣(平纹毛织布)#&#新疆维吾尔男装袷袢# 前者为新疆都善县苏贝希一号墓地出土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距今约2400年左右。后三张图片为现代维吾尔男装袷袢。二者款式之高度相似,不由得让人惊叹,沙漠保存了两千多年前古人的服饰,这片土地的后人也传承保存了两千多年的衣装。神奇的地方
#周末去山上赶集#中秋逃开城里去山上,正巧第一天赶上了集日,随手拍了些自己喜欢的图片。百衲球路纹刺绣花鸟蝴蝶传统背儿带和现代款式的背儿带“乖宝宝一生平安”,都倾注了父母亲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前者带心百衲拼布为手工,周围刺绣为机绣,刺绣为彝族风格;后者机绣。
#周末去山上赶集#中秋逃开城里去山上,正巧第一天赶上了集日,随手拍了些自己喜欢的图片。集市里的分区往往是自觉形成的,卖鸡鸭、卖柴火的,木器篾编的,刺绣衣裳的,果蔬的。图片里是篾编木器区,有篾编的各种背篓、簸箕、筲箕、撮箕、鸡笼,芦花的扫帚,木质的饭甑……
1971年在山东邹城发掘了明代#鲁荒王朱檀#墓,出土了大量实物。对研究明初洪武间冠服、仪仗、古籍、书画、文房、家具、乐器等方面都是举足轻重的资料。但由于发掘于特殊时期,该墓一直无详细的出土报告和图录出版,不免可惜。如这套常服,补足了明初帝、王常服的实物资料。部分图片来自@qqtzndms 博客。
#组绦##工具#这是哈尼族打带子用的工具“peivlzeq
lolbeil”,一种凳子。在西南不少少数民族都有类似的编织工具,编织出来的带子一般用来做钉辫绣装饰衣服,或者做成头巾上的流苏,哈尼族的编法以八股斜编为主。我了解到苗族的以八股和十二股为主。清代不少衣服、荷包上也有组绦,但是织法更为复杂多样(后注明,哈尼语应该是zeilze
lolbeil)
前一篇:端庄气质的大黑彝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