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绣拼布、历史组——我的原创微博集中(二)

标签:
拼布织绣手工随谈杂谈 |
分类: 手工资料 |
上一组点击链接
织绣拼布、历史组——我的原创微博集中(一)
图片看不清请点击看原图大图
#中国拼布#白缎百衲缀补戏衣,清代,尺寸85.1
x 289.6
cm。衣为交领大襟,领、襟边以彩线、三蓝和盘金绣各色花果、杂宝、文字,寓意富贵如意、多子多福、福寿安康。以各色绸缎制作成菱形片,黑缎滚边,拼缀于白缎底上,组合成六角龟背纹,以蓝为主,以种红、黑、黄色对比调和,精细而悦目。大都会藏品
#中国拼布#拼色缎卍字纹戏衣,清代,122.6
x 87
cm,大都会藏。直领对襟长坎肩式。石青地领彩绣云朵、红蝙蝠和菊花,寓意洪福齐天,吉祥如意。衣身用绿色和雪青色缎拼成两色方格,在方格内,以石青和肉粉色缎互相映衬做“卍”字纹。格调肃穆、清雅。此件与故宫博物院藏“拼色缎卍字纹道姑衣”如出一辙。
#中国拼布#贴补刺绣白缎镜套,清,46.35cm,大都会藏。此件镜套,将各色缎料剪裁成预定形状,用白绸绢包边,内部以彩线、金线刺绣各色花鸟虫鱼。再将各个布片拼贴在白缎底布上,接合处以各色绸制作成圆、五瓣立体贴花装饰,层次更加丰富。此镜套用色明丽,刺绣细腻。可见我国古代也用立体贴花装饰工艺
#中国拼布#黑缎堆绫梅花抽绳鸡心荷包,清,8.89
x 7.62
cm,一对其一。堆绫,指用绫罗绸缎等布料,裁剪成预定形状,背面托纸,然后按照层次用细密的针脚钉缝在底布上,形成预定的图案。为了增加效果,常用笔添色。堆绫,古代也叫堆纱、摘绫,现在也叫贴补绣、堆绣、补绣、贴布等,也用于制作衣裙、唐卡
#中国织绣·拼布#哈尼族挖补钉线绣接袖,现代,35×11cm。家母制作。将黑色布料预先挖空,背面贴上各色布料,在黑色表布纹样边缘用红绿丝线将粗的黄色丝线(也可用金箔或金线)钉住装饰轮廓。最后在表布上用四角梅花银泡沿纹样边路钉住装饰。用色对比强烈明朗。与现代拼布中的彩色玻璃拼布有异曲同工之妙
冬至,贴一张清代文字式“九九消寒图”。上“管城春满”(管城指笔),下写“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每字(繁体)均9划,每个笔画中间留白。从冬至起每天填写一笔,记录当天的天气。颜色依当天天气,晴为红,阴为蓝,雨为绿,风为黄,雪填白。明代《酌中志》中载,宫中年年也要由司礼监印制九九消寒图
分享个最近流行的手工艺视频,#日本科学技术#里面不仅有日本传统的手工艺技术,食物烹饪,现代各类设备,涵盖各类器具,一共几百集。大家各找各需要的材料来看吧。地址来自优酷,网友王臣豪的视频空间http://u.youku.com/user_video/id_UMjA4MzkwMDAw.html
#技艺的流失#在打花绦,母亲进来看问“多少根的。”我“16根。”母亲“小时候我们编的有8根的,也有12根、13根的。”“都是单色么?”“基本是。有一种是两色的,每边各自打,中间交错,打出来就是一根双色的。”……小时候我住过农村,却已经没见过了,可见不存的时间很长了。感触,有点哀伤。
凤鸟饰品,17.46 x 11.91 x 3.81 cm,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馆,用途不明。
元宵佳节到,发个灯笼荷包祝大家节日快乐,年年丰登~!藏品来自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长38厘米,宽33厘米。刺绣宫灯织物原为中国清代生产,到欧洲后被制作成欧式的抽口荷包/手提袋,镶嵌了一周金属蕾丝边,装上了淡绿色(已褪色)丝绸抽带。![[可爱] [可爱]](//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可爱] [可爱]](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中国拼布#红棉布背儿带,40×39cm,广东地区,1970s,UBC人类学博物馆藏。此件藏品机缝,制作较晚。但还是很好的诠释了中西之别,大胆的以纯色撞色对比,即是一种传统的表达方式(五行、五色、正色和间色之别),组合图案为传统既有,明快而悦目。当时西式拼布尚未传入,但图案类似图谱八角星和凤梨
明 无款官员像 绢本设色 157 x 89 cm
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头戴乌纱帽,着大红金补(白鹇?)圆领,腰围玳瑁革带,足蹬皂靴,坐于雕漆交椅上。圆领开衩处露出一道金襕,对比袖口看,应是一件青色贴里,之上为绿色搭护,是为完整的一套品官常服。身后螺钿桌具,上瓶炉三事、书籍等,木主或表明此为追绘
印花马面百褶裙。左清代枝蘭蝴蝶團花萬代繁衍白綠綢裙。右裙长100
宽120cm。二者均使用了灰浆防染的技术,与平时我们所见蓝印花布不同,两件裙子都是淡雅清新的绿色,颇为难得。从右边藏品来看,正反面图案一样,应使用了双面印染的技术,图案都需事先安排好位置(类似定位花)。可谓另一种“织成料”
清 蓝地红型百蝶穿花八吉祥暗八仙纹绸女夹衣 90.2 x 153cm 亚洲艺术博物馆藏。红型(ビンガタ)是琉球的特产织物
运用了灰缬工艺 将型纸(花版)铺于布料上 灰浆干燥后在花纹区域用笔填彩 底色也用笔刷上色
因此颜色呈现出一种不匀净的感觉。此件清汉族女衣 领襟滚边 其上贴绫盘金如意和盘长纹。
木偶玩具。童偶高21.6cm,成人偶高30.5出门。这一组制作精美的人偶,由一童男、童女,壮年男、女和老年男女构成,可能代表着儿、女,父母和爷爷奶奶,组成了完整的三世同堂的一家子。时间可能为清末,木偶的脸和手皆为木制雕刻,衣服则手工缝制,制作精细,可能非一般家庭的儿童能拥有的。大都会藏
红绸地绣松鼠葡萄纹挽袖.在大红暗花绸地上 用三晕色蓝绿紫绣线打籽绣绣松鼠、葡萄和枝叶,用缉线绣(白色包梗线)纹样轮廓,
用盘金绣刺绣部分枝蔓叶子.葡萄枝蔓左右盘绕,松鼠在枝蔓间穿梭张望,似在挑选哪颗葡萄更好吃.松鼠或老鼠取鼠地支为“子”,葡萄亦多子,寓"多子多福",与蝴蝶蜜蜂搭配寓"捷报丰收"
前几天捡了用来捆扎公司订阅书籍的蜡线,很硬,圆鼓鼓的,灵机一动,打发烦恼用来编中国结了,都是徒手打的(公司不可能有钉板),虽然线很硬,很不好编,但是调节心情还是可以的,偶尔编一下,消除怨气和烦恼,继续工作。就是要注意满手的,以及掉落在裤子上的蜡。终于结束一天的工作了~
都说烟花三月,但这两日倒春寒,有点冻人。听闻同事说白云山加级寨的梨花正是繁盛。从小喜欢洁白的梨花,因此不免心中遐想。网上搜罗一番,美景扎进眼睛里就出不来了。来自:http://dp.pconline.com.cn/photo/2263465.html 。可惜一点,如果是原滋原味的当地瓦房民居就好了。真是繁花如烟似霭啊,好想去踏青了。
偶然路过阳台,余光中有一两星娇艳的紫红色在张扬。寻色而望,一盆被丢弃在房顶上的陶盆里开了两朵艳丽的花,凑近看,是一种我不知名的肉肉植物,应该是原来花盆被丢弃后,肉肉自生在了这里,在这长时间的干旱天气里,昨夜一场短暂而又宝贵的大雨,使得生命绽放出了最绚丽的色彩。![[威武] [威武]](//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给力] [给力]](//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威武] [威武]](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给力] [给力]](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后一篇:[转载]蔣勳 談「美」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