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实践:明朝大绶绶结编织

(2007-11-25 23:37:19)
标签:

中国结

大绶

衣冠

大臣

朝服

祭服

服饰

历史

冠服

明朝

皇帝

汉服

文化

分类: 手工
 


原创、实践:明朝大绶绶结编织
                         ------实践者:mgr25

 正好是周末,有半天的闲暇,所以抽空出来实践一下明朝的大绶绶结(也就是典籍中常说的三小绶),首先是大臣朝服祭服所佩的大绶绶结,然后是皇帝的大绶绶结。
 按照典籍的记载和定陵出土的大绶实物,编织绶结的绦带是用各种颜色(依品级而不同)的罗裁缝而成,在此次的实践中,我将这一步省去,直接使用编织中国结用的丝绳来代替,颜色也没有按照制度来,只是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的编织方法。

 

 

分为大臣大绶和皇帝大绶,每部分又有试验和经验总结的部分

 

 

一、大臣大绶
 根据明会典和明孝陵石像生的大绶绶结样式来编织,主要使用了三环结(酢浆草结)。


(一)、试验
 器具准备:红色丝绳若干、塑料仿玉环二、直尺一把、镊子、剪刀、珠针或大头针若干、泡沫盘一个(编结时固定结用)、软尺;
 耗时:45分钟。

步骤:
 NO.1
 量剪成长210厘米的红色丝绳三根(对折使用,或105厘米左右单绳6根),将丝绳对折,固定于泡沫盘上,每组绳之间的间距为7厘米;
 (图1、2)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23/001915_1357921150_icumgxwc.jpg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23/001916_1928049286_rqyedvcc.jpg

 


 NO.2
 在第一列绳距顶端约8厘米处用珠针将两根丝绳都固定好,然后按照图示编织三环结(也称酢浆草结),初次编织可以在每一处转折点用珠针固定,编织中国结熟练者可以徒手编织(如果自己不会,或者看不懂,向周围会编织中国结的朋友请教一下);
 (图3、4、5、6、7、8、9、10、11)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23/001916_801808054_nfgaonza.jpg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23/001917_1960497359_ajdhwlqt.jpg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23/001917_1961123814_cjqjegca.jpg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23/002000_1645564580_skqomoac.jpg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23/002000_1637210641_ggtergzt.jpg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23/002001_854105152_wbqjkwfa.jpg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23/002001_135288868_dmctunob.jpg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23/002002_1252013458_vmpnenql.jpg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23/002033_860902866_utdwftzq.jpg

 


 NO.3
 结穿编完之后要抽出形状来,按照编织时的绳的穿挑先后顺序调整好结的形状,将结拉的松紧合适,注意一点,每一个结的左右两耳都不是一样大的。第一行左边的结(就是目前编的这个结)的左耳距中点3厘米,右耳距中点3.5厘米,调整好形状之后,可以用珠针在结体上固定一下,防止变形;
 (图12)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23/002034_1702994048_epzdrjlj.jpg

 


 NO.4
 接下来按照NO.2和NO.3的方法编织第一行中间的三环结,注意在编织到左耳的时候,要和第一行左边的结的右耳穿插相交(千万不要忘了这点),然后也把它调整拉紧,左右耳距中点的距离都是3.5厘米;
 (图13、14、15)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23/002034_994236730_vhmkufff.jpg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23/002035_882262188_ixkejwls.jpg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23/002035_771893980_eemkvjvq.jpg

 


 NO.5
 然后将第一行右边的结也编织调整拉紧好,此结的左耳距中点3.5厘米,右耳距中点3厘米。第一行编织完成,如果觉得形状或者距离有问题,可以赶紧的再调整一下(越到后面再调整的话,工作量越大),调整的时候有必要用尺子来比量一下,这样才能做到精确,呵呵!
 (图16)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23/002207_806151981_sauqynco.jpg

 


 NO.6
 下面是第二行的编织,第二行的结体中点距第一行的结体中点的垂直距离10厘米。在距第一行左边的结的中点约8厘米处,用珠针将左边的这两根丝绳固定,并同时将玉环一的中心固定在第二行距离左边结体中点3.5厘米处,玉环二中心距离玉环一中心7厘米。
 然后按照三环结的编织方法编左边的结,注意,在编织右耳的时候要让他穿过玉环,并调整拉紧,左耳还是3厘米,结的中点距环中心3.5厘米;
 (图17、18、19、20)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23/002207_1871176017_cxtsbegr.jpg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23/002208_319706331_ybrbdydx.jpg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23/002208_1470285620_waebwysa.jpg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23/002209_1419255983_fffjblck.jpg

 


 NO.7
 接下来编织第二行的中间的这个结,编织的时候注意将结的左右两耳分别穿过左右两边的两个玉环。然后调整拉紧好结的形状,此结中点距离左右两个环的中心距离都是3.5厘米;第二行右边的结也按此编织好,左耳要穿过其右边的环,右耳距结中点3厘米;
 (图21、22)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23/002225_87233602_cukmhvzl.jpg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23/002226_116196836_gybcxith.jpg

 


 NO.8
 然后再按照第一行的方法和顺序将第三行的结都编织好,注意中间的结的耳和两边的耳结都是互相穿插相交的;(注意图上每个结的中间都用了珠针固定,不是装饰的啊!!)
 (图23)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23/002226_423793845_tyxcdgtp.jpg

 


 NO.9
 绶结的主体就编织好了,在移到大绶上的时候,按照图样,要将三列结顶端的绳都摆成两两相叠的倒“八”字,然后用同色的丝线将结体固定在大绶上,这样之后再在大绶的上面加缘边。将第三行绶结剩余的绳留下约35-40厘米左右,用剪刀修剪整齐,这样大绶的绶结就算完成了(图片中我用钢尺表示大绶的顶部缘边,图25用了自己的毛巾被折叠成长65厘米,宽20厘米的样子,算是大绶了,将绶结固定在上面,给大家联想一下绶结和大绶的比例以及整个大绶的样子!)
 (图24、25)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23/002227_1818646789_krxbxdhn.jpg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23/002228_643601934_alomrnlu.jpg

 


(二)经验总结

 1.用线长度:绳的粗细不一样,用的长度也就不尽相同,主要原因是结体是耗线的,绳越粗,耗的就越多,不过关于编织用的绦带的宽度定陵出土实物的是0.7厘米,我也觉得这个是比较合适的。这次试验用的5号丝绳,宽约0.5厘米,105厘米*6根单绳,如果宽改成0.7厘米的话,估计单绳的长度应该在115厘米左右(估计的,实际情况也会有变化的,预留的可以长些,到120厘米也不错,呵呵,最后还是要剪掉的);

 2.关于绶结绦带的颜色:编织绶结用的绦带在上面已经提到过,使用各种颜色的罗裁缝成宽0.7厘米的“扁绦带”,颜色依品级而有变化,但是对于如何安排颜色的顺序目前不清楚,我绘制的大绶示意图在配色顺序上也只会是其中的一种可能。具体的用色是:一至五品用黄绿赤紫四色;六七品用黄绿赤三色(左中右三列各用一种颜色);八九品是黄绿二色(估计是两边两列各用一种颜色,中间一列一色一半);

 3.关于环的材质:大臣的绶环都是两个,用材质来区分等级,一品二品用玉,三品四品用金,五品银镀金,六品七品用银,八品九品用铜;大家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其中的一个品级的标准来给自己做衣服,不过要注意统一,即,从冠帽至衣裳以及配件都要是同一个级别的,千万别出现乱搭的情况就好了。

 4.绶结的后续处理:主要是绶结的每个结之间的距离要掌握好,务必按照已定的距离来,边编织边调整,调整结的时候用力均匀,不要一个结散,一个结又紧的,结的耳都尽量调整到应有的尺寸,同尺寸的耳尽量保持大小一致;然后将做好的绶结用丝线缝钉在大绶上,顶部用缘边缘好,这样绶结才能保持不变形,环可以不必钉缝;


(大臣大绶)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04/011157_1357223209_ibejqhsp.jpg

 

 

 


二、皇帝大绶绶结
 根据明会典以及定陵出土大绶实物来编织,主要运用了三环结(酢浆草结)。


(一)、试验
 器具准备:红色丝绳若干、塑料仿玉环三、直尺一把、镊子、剪刀、珠针或大头针若干、泡沫盘一个(编结时固定结用)、软尺;
 耗时:45分钟。

步骤:

 NO.1
 首先量剪成210厘米的丝绳两根(对折使用,可算105厘米单绳两根),100厘米单绳一根(对折使用,不可拆分成两单绳),125厘米左右单绳一根(对折使用,不可拆分成两根单绳),一共是四根单绳,可分为左右上下四根。
 绶结的编织方法还是和大臣大绶的一样,用的是三环结的编织方法,不同的地方是,编织的顺序不一样。
 首先编织的是第一列(即左边)的三个绶结,这三个结的左耳距中心都是3厘米,注意要让中间的和下边的结分别穿过其右边的环,每两个结之间的垂直中心距离都是10厘米,中间一个结中心距其右边的环中心距离是7厘米;下面一个结距其右环的中心距离是3.5厘米,上面的结右耳是3.5厘米;
 (图1、2)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23/002325_437656622_qaoozbuk.jpg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23/002326_1809784050_elquyeqw.jpg

 


 NO.2
 然后是中间一列上边的绶结编织,先让绳穿过绶环,绳两端对齐,自下而上编织两个三环结(可以把泡沫盘倒转过来编织),居下的一个结距环中心7厘米,两结距离3厘米,居下的结两耳距结中心都是3厘米。
 (图3、4、5)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23/002326_1904898063_cotyseta.jpg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23/002327_669153912_hjreoyfx.jpg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23/002328_1469451251_ygnkvwwl.jpg

 

 NO.3
 接下来是中间一列下面的绶结的编织,也是先穿过中间的环眼,绳两端对齐,然后在距环中心10厘米的地方编织结,注意此结上左右三个耳都要穿过其上左右的三个环。
 (图6、7)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23/002417_395899672_bvpwoysu.jpg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23/002418_35124285_nsvihrip.jpg

 

 NO.4
 最后是编织最左边的一列,只要注意了该穿插相交的耳要相交,注意结与结之间的距离,把结都调整拉紧固定好了!!这结就编织完成了!!
 (图8、9)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23/002419_70614795_noaishwt.jpg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23/002419_1927700928_bzvespih.jpg


(二)、经验总结

 1.用线问题:皇帝绶结使用的是四组绳子,并不同于大臣绶那样,而是不完全等长的,而且其中两组不能拆分为单独的两根绳子。这四组绳子长分别是:210厘米的两组(可分别拆分为105厘米的两根单绳),长100厘米的一组(不可拆分),长125厘米的一组(不可拆分)。

 2.用色:会典记载是使用六色,黃、白、赤、玄、縹、綠;定陵出土大绶却只有五色,深红、浅红、黑、黄、绿,按照用色安排和制度上来说,都是照会典来比较好些,可以排列为左右两列中各用两种颜色,即已经用了四色,中间上面用一色,下面用另一色。刚好就六色了。定陵的五色虽有颜色记载,但是没有用色的顺序记述,也只能暂猜测为,左右用四色,中间上下共用一色,或者其他方法(我之前画的示意图是参照过定陵黑白实物图来猜测的,左右用二色中间上用二色下用一色,但是目前来看,因为中间的绳一般最好不用两根来组合,所以此处还是按照上面说的来比较妥当)。

 3.环的材质:玉。

 4.后续处理:同大臣绶结。
  
(皇帝大绶)
http://photo8.yupoo.com/20070607/203816_1799996272_ayczkkji.jpg

 

 

怕自己讲的不清楚,给附上一张三环结的编织教程: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23/002417_1105016033_uagrxoqu.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