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实践:明朝大臣大绶青丝网结教程

(2007-11-25 23:05:52)
标签:

人文/历史

衣冠

明朝

汉服

文化

图片

原创

大绶

青丝网

中国结

分类: 手工
 


原创、实践:明朝大臣大绶青丝网结教程
                              ------实践者:mgr25

 抽出几天的时间,来试验编一个大臣大绶的青丝网,参考的原型是朝鲜的大臣大绶的青丝网,因为朝鲜服装是照搬中国明朝的基础上自己发展而来,保留了很多明制的东西,但是朝鲜的大臣青丝网也是有几种不同的形态的,选择的是比较符合明会典所画的和明代陵墓石像生的大绶青丝网的那一种形态。
 分析所用的打结方法。小时候向所居住的邻居哈尼族老奶奶学习过一种头巾缘边用的丝穗网的编制方法,经过对比观察所选定的朝鲜青丝网的外形,觉得从外形和编制的方法来说是比较接近的。主要用到的打结法是:云雀结和卷结。结法比较简单,但是工作量不小,比较单调,要一直重复同样的结法和工作,比较考验人的耐性。
 
 这次是“试验”编,也给大家总结自己的经验,所以在丝线的选用上,用了自己手头剩下的红色尼龙线,在青丝网的规格上也没有达到以前自己所绘制的大绶青丝网的长20,宽19(包括结体和丝穗)。只是用这样的方法来给大家比较直观的介绍青丝网的编织方法。

 

 


分为试验和经验总结部分。


一、试验
  器具准备:红色的尼龙线一卷,剪刀一把以及尺子一把;
 姿势准备:坐在不高的凳子上,大小腿之间夹角呈锐角(方便编制);
 经历时间:三天。

 

步骤:
 NO.1
 量剪成160厘米长度的红色丝线50根,每根都对折成80厘米长的一束;另外长三米左右的红色丝线一根。
 (图1)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17/200852_566465452_grhotaan.jpg

 

 

 


 NO.2
 坐在凳子上,两腿之间张开约20-30厘米,将长三米左右的那根丝线在左右两腿间缠绕两圈,然后打死结固定住,这个作为青丝网的固定线使用。
 (图2)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17/200853_1502937065_vsetrikq.jpg

 

 


 NO.3
 拿起一根红色丝线长160厘米,对折后,按下图所示在固定线上打云雀结,也就是说,一根单线,已经对折了两次。


 (图3、4、5、6)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17/200853_348079538_ttehgzsm.jpg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17/200854_380288876_ytkagnqn.jpg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17/200854_905882443_xhtvagnm.jpg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17/200922_1997193263_neseglfh.jpg

 

 

 


 NO.4
 按照步骤NO.3的方法,将剩下的49根线全部打在固定线上,并整理靠紧,每一根线打结的时候必须打的比较紧,而且用力要均匀,以免编出来之后,结大小不一,影响外观。


 (图7、8、9)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17/200922_733122842_jdocxfkt.jpg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17/200923_52308487_szypsiya.jpg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17/200923_566676467_zrisznji.jpg

 

 

 


 NO.5
 从左至右,先选取最左端的两束,左右手各执一束,打左线压右线的卷结,方法如图示,并且要尽量拉紧,注意还是那句话,每个结都要用力均匀,以免变形大小不一。
 (图10、11、12)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17/200924_336536300_ilwfgnzf.jpg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17/201007_1816302459_qnzcpmvy.jpg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17/201007_1633606649_uwiniedg.jpg

 

 

 


 NO.6
 重复NO.5的方法(即第一束打在第二束上,第二束打在第三束上,第三束打在第四束上……),从左至右打完第一排(注意只是第一排);打完第一排以后用尺子量长度,看是否达到预定的长度(比如预定大绶的长度是20厘米,那就应该在19-21厘米之间比较好,我这次是试验用,所以长度只有13厘米)。
 (图13、14、15)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17/201008_622229711_otfthctd.jpg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17/201008_2107859882_ltkzakvq.jpg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17/201009_595027260_vuooanti.jpg

 

 

 


 NO.7
 这一次从右往左,选取最右边的两束,左右手各执一束,打右线挑左线的卷结,方法如图示。
 (图16、17)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17/201059_526045543_cqjsvdwv.jpg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17/201059_1497562095_fmkpmffs.jpg

 

 

 


 NO.8
 重复NO.7的方法(即第一束打在第二束上,第二束打在第三束上,第三束打在第四束上……),从右往左打完第二排,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在每一排的打结过后,结体可能会旋钮,这时每一次打完一排要及时扭正过来,使结体保持平整。
 (图18、19、20)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17/201100_1906790173_ccekizus.jpg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17/201100_94800132_rvcsoqxj.jpg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17/201101_169495376_guqrgibw.jpg

 

 

 


 NO.9
 从此往下,每遇到从左到右(或者是奇数排)便按照NO.5的方法打卷结;每遇到从右往左(偶数排)便按照NO.7的方法打卷结,注意这两种打结的方法虽然都是卷结,但是挑压的方法却是不同的。按照这两种方法,重复编织到有一定的长度(最后一次打的结是从右往左结束的),要求每一次打结的力度都要统一均匀,这样打出来的结才平整漂亮。我用5号粗的中国结丝绳编了一定长度,给大家看看结的排列样子。
 (图21、22)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17/201201_1612017200_ujkcghlb.jpg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17/201201_193136925_acjusvsw.jpg

 

 

 


 NO.10
 当结体编织完成以后,选最左边的两束丝线,打结以防结体散开(因为最后的一次打结是从右往左的,结束点在最左边);并且将剩余的丝穗用剪刀修剪整齐。青丝网就编织完成了!
 (图23、24、25、26)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17/201202_1749335409_mptdgkdr.jpg


http://photo11.yupoo.com/20071017/201203_363617370_jrkxsedm.jpg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17/201203_624974943_rkcsszxx.jpg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17/201249_579925843_xrakoqcy.jpg

 

 

 

 

 

二、经验总结

 1、用线长度:这次用160厘米的单线50跟,每根线对折了两次成为一束,也就是每一束线长40厘米,一束包括单线4跟,所得的结体长度为4厘米,丝穗长度9.5厘米。
 那么如果想编织长20厘米,结体宽9厘米,穗宽10厘米的青丝网的话,每一束线应该长至少在90厘米(如果还是对折两次,单线长度应该在360厘米),这样才能保证编织出来的青丝网能达到预定的规格,而且按照每束单线4跟,编织长20厘米的结体共需要76束左右。
 2、费时:就这次的这点长度已经耗费了本人三天的时间,估计每天时间用了4小时(单行的时间是20分钟左右,一次来回就差不多接近50分钟了)。
 减少时间的方法,增加每束线的单线总数,可适量增加至8跟单线,每束单线越多,编出来的结就越厚(太厚的话,手感会变得很差),结纹也就越粗大。
 3、编结注意事项:打结用力要均匀,不要用力过大或过小,如果遇到打不紧的结的话,先暂时请别人搭把手拉住那根线(或者就自己用牙咬住一下,我就是自己用牙咬的),紧接着马上打下一个结,这样前边那个结就不太容易松了。这样编的结才能平整,结纹才规律整齐。

要达到长20厘米,结体宽9厘米,穗宽10厘米的青丝网
 准备线材规格为:蓝色丝线
 单线长度(需对折两次成为一束):至少360厘米的丝线76根;
 耗时:一个星期左右,每天4小时编织的时间

 


三、希望自己的这次实践能给大家制作精确完整的明代大臣朝服祭服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希望早日看见制作比较优良的朝服祭服出现。呵呵!!
 在此,向那位教会我这个编织方法的哈尼族老奶奶表示感谢了!!汉服复兴过程当中,其实有很多现成的经验方法可以向我们周边的兄弟民族和国家借鉴,这样也可以给汉服的复兴带来更多的便利以及更好更快的复兴汉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