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章之说

(2007-06-26 12:24:04)
标签:

爱好

印章

物语

分类: 文学空间

印章之说 

     朋友送一姓名印章,欣赏之余,还想说些什么。

     印章,多为石刻也。方寸之气,在书画作品中往往意为点缀或是补白。若孤立观来,似可有可无。然与书画相融,则凸现篆者的百般情结。其意蕴容量之博大,往往出人意料,亦使人叹其高妙与深古。一枚印章,往往因了汉碑的古厚与磅礴,刀刃间就有了淋漓泼墨的狂放,也使人于静寂空灵中神往苍劲古松之风骚,而兀见篆者的峭拔之人品。黄宾虹一方“黄山山中人”,则有坐禅论道于山间的静穆与悠远,亦使人沉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那融融的禅意。静而赏之,仿佛有清月之辉洒在心谷、万壑之风漫于胸野。而李叔同的“烟寺晚钟”,看似真闲,却让人领悟到生命如流岚钟声那稍纵即逝之憾,也让人融进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飘忽迷离的诗意……

  篆者与藏家,对印章多是情有独钟,挚爱备至,故在意境上深有讲究。因而,观其刀法纵横,字体形态,或瘦而质硬,或净而圆润,或畅而迅达,或沛然丰满,甚而如风踪轻拂花袅溪徐……无不注进了千般情思万般风韵,使人凝神屏息或击掌而赞,抑或是轻扣书案会意神悦。齐白石有“见贤思齐”之印,蓄势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更兼了那映带东西、伸缩挪移,与其画作共融成一轴隽永常新之况味。这与白石老人写字如出一辙,下笔不重描,一刀下去,连横纵通之间,气骨傲然也意趣蜂拥。即使有所间断残缺,那也是临渊之峰陡然见谷,而彩韵层叠如同波伏之红艳与苍翠了。

  印章物语。言情亦言志,造景亦绘心,充满了妙思奇想天地造化,飘逸着心语梦吟慧云哲理。因而,那匠心中折射出来的是人的品质、志向和操守,甚至是生命和鲜血。郁达夫的“我画本无法”,邓散木的“忍死须臾”,透出的无不是人生的参悟和大义的抉择。吴昌硕的“泰山残石楼”,于残缺失损中跃然迸发的是对完美人生的强烈追求。马一浮的“廓然无圣”,则表明了对生命和自然之纯朴本源的思辨。而乔大壮之刻“物外真游,帘卷西风,十年磨剑”,则耸起他哀时抚事痛悲交加里傲然天地的硬骨,这或许就是风雨中自沉于梅村之水的最好注脚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漫话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