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话收藏

(2007-07-01 16:15:24)
标签:

文化

收藏

心理

分类: 说古论今
漫话收藏 

    平素喜欢收藏,爱逛古玩市场。看过此方面的书籍,在当地的媒体也发表过几篇文章。故乡老师说:“爱屋及乌”,也确如此。物件在手,总想朔源,以便真伪,以防赝品,也想对收藏述一空之见。 

  收藏,泛指人们有意识地对前人遗留下来的一些文化遗存进行研究。怏怏华夏,文物的意义和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文物”一词见于《左传》:“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文”和“物”是两样东西,“文”就是文字,“物”就是古人所遗留下来的器物。先民们认为有些活动,依附着某种神秘的力量,于是就把活动用具供奉起来,或膜拜、或纪念。久而久之,更为倾向,产生影响,藏的意识渐渐澎涨,这恐怕就是文物的原始积累。随着收藏对象的范围扩大和人类生产能力的提高,由生活的需要渐渐演变到精神活动的不可缺少,一种浓浓的收藏文化也由此突现出来。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猪,在氏族社会,猪的头骨、下骸骨,已被作为财富的象征。山东大汶口墓葬,已发现精美的陶器和玉器装饰品。历史延续至今,收藏的主体,依然是统治阶层和其所代表的国家。然而民间的收藏也是代不绝人,从未中断。尽管有天灾人祸、兵荒马乱、外族入侵,蔚然百折不挠。演绎出一幕幕历史传奇:发现甲骨、大漠敦煌、藏书楼兴衰、名眉古器之失得、金石碑文之残片……

  收藏逐步走向正规,即从自汉代而始。历代王宫中有了珍藏贵重物品之地,设有“秘阁”。存放大量奇珍异宝、书画和工艺品等。到了宋代,宋徽宗所收藏的古器物达6000多件,分别收藏于崇政殿和宣和殿。士大夫们也是竞相效仿,欧阳修、赵明诚等都曾是当时著名的收藏家。赵明诚与夫人李清照一起鉴赏古物,著有《金石录》。清代,无论是在文物的收藏或者是研究方面都大大地超过以前。清朝初期,文物大多集中在内府,历代的青铜器、卷轴书画、宝石玉器,大都藏于建福宫、乾清宫、养心殿、宁寿宫、御书房以及圆明园等地。乾隆时建的“三希堂”,则是人尽皆知的书画宝库。 

  对于文物的理解,明清时被称为古董。古董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古董”,还有一种是“骨董”。这两个词是一个意思,近代邓之诚先生有一本书就叫《骨董琐记》。收藏是爱物行动,把零星的,不系统的汇聚整理。藏界有一句流行话叫“收藏昨天”、“收藏生活”、“收藏遗产”,尽管动机众多,雅玩、怀旧、猎奇,甚至作为谋生和投资手段,但其主导是一种情结。邮品钱币、书画雕刻、奇石玉器、票证像章、陶瓷古籍、火花烟标……不管藏项是什么,不管经济上并不宽裕,于是节衣缩食,乐此不疲,让心爱的藏品占着最好的空间。玩的就是一种时尚、一种心态。以此陶冶情操、愉悦身心。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说过:“收藏家是最幸福和快乐的人。”为什么幸福?为什么快乐?是他拥有和占有了吗?不完全是,主要的幸福和快乐是蕴含在收藏的过程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印章之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