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石化1元钱转让地产股权忽悠谁?

(2010-04-01 08:29:08)
标签:

杂谈

    邱 林

 

3月30日,中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对“1元转让下属地产企业50%股权”一事出面说明。该公司称,由于2008年首次挂牌时,下属地产企业50%股权净资产为负,所以标价1元,而至今,该地产企业50%股权挂牌已经有3次了。3月19日不得不再次挂牌,挂牌价格1314.0001万元,其中50%股权价格为1元。如此次仍未征集到意向受让方,将继续依据国资委有关规定处理。(4月1日《每日经济新闻》)

 

来自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信息显示,在国资委的“清退令”发布后,中石化下属企业燕山石化将持有的珠海华瑞物业建设有限公司50%的股权及1000多万元债权予以挂牌转让。据转让受托机构上海徐汇产权经纪有限公司针对该项目的相关人员表示,该项目并没有完全开发,并留有部分烂尾楼,而且根据此次国资委的“清退令”,燕山石化属于清理的范围。

 

不过,中石化下属企业以“1元”转让50%股权,令外界对央企贱卖国有资产的抨击声此起彼伏。对此,燕山石化日前发出声明“喊冤”,称转让50%股权价格之所以为“1元”,是因公司已负债1460万元,净资产为负,所以股权转让的标价为“1元”。中石化内部人士称,当前中石化早已将物业等辅业剥离出集团,是次转让只是旗下公司正常处理相关资产。

 

有网民直言不讳地指出,中石化1元挂牌转卖旗下房地产公司,看来是受“夹板气”的央企也愤怒了,是变相对国资委“清退令”的抱怨。只不过,假设这些被转让的资产又是被78家央企中的16家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接盘呢?拿地的时候不计成本,钱是国家的;出让的时候,民企接得起吗?但如果内部人低价接盘,甚至超低价接盘,中间的损失还是国家的钱。

 

中石化1元钱转让股权只是央企退出房地产的一个小插曲。全国“两会”后,国资委迫于中央领导、社会舆论的压力,宣布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在完成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后要退出房地产业务,此后又提出要在15个工作日内制订有序退出的方案。然而,十多日来,应者寥寥。目前来看,宣布退出地产业务的央企屈指可数,其间仅有中石化等4家央企挂牌转让下属涉足房地产业务的子公司。

 

确切地说,政策的不明晰导致了众多央企观望气氛浓烈。如何退出?谁来接盘?对央企只是参股的地产业务如何处置?由于这个“清退令”只是国资委体现的一种姿态,因而并不是人们想像中那么严厉。即便是国资委给出的一个时间表,即4月9日之前各企业制订退出方案,也起不了多少作用。

 

事实上,国资委要求对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这一话题并不新鲜。早在2003年国资委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央企主辅分离改制重组的工作任务。至今已8年有余,但其主辅分离改制重组工作时间表一推再推,具体到房地产行业也仅仅有中房集团接受了两例划转。这一项8年都未能完成的任务,要在短短不足一个的时间完成,谈何容易。

 

业界观察人士认为,国资委要求央企退出房地产行业,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少数几家退出了,央企就从这个行业消失了。据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16家央企房地产板块的资产总额为5616亿元,占全部中央企业房地产板块资产总额的85%。这样一大笔资产,那家央企愿意割舍。因此,即使一些央企退出,或象征性退出,也根本无法改变央企在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格局。

 

国资委虽然定了一个时间退出时间,但既没有具体的监管措施,也没有具体的惩罚办法。看来,国资委这道“退出令”的发布似乎仅仅是为了平息公众对政府在推高房价上具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愤怒。更何况国企要在这次“清退令”退出房地产行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实。这也有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说白了,时间可以换空间,许多央企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改头换面存活下来。

 

在这样的背景,发生1元钱转让股权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那么,中石化何以敢如此忽悠国资委?就他们处于同一个“战壕”而言,忽悠了也便忽悠了,因为谁也不会追究谁的责任。但是,中石化忽悠了公众,那谁又来“问责”呢?有媒体发表文章,要求国家相关监管部门追究企业的责任,要让他们“被忽悠”一下。只有这样,中石化忽悠公众的事情才可能越来越少;只有这样,才能杜绝他们把国有资产不当回事,随意贱卖。这话才是说到点子上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