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钢协主导铁矿石谈判是吃力不讨好

(2009-08-21 09:34:53)
标签:

杂谈

    邱 林

 

8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的一番话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推向了舆论的中央。当天上午李毅中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钢铁界一致意见是,我们推举一家对外,由中国的宝钢代表中国钢铁界和世界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去谈价格,我看这是合情合理的。”在2009年铁矿石谈判久拖不决的关口,李毅中突然重提宝钢,引起外界不少猜测,也让中钢协十分尴尬。(8月21日《经济观察报》)

 

近几年来,宝钢数次代表中方与矿业巨头进行铁矿石价格谈判。而这一角色今年首次发生变化。中钢协得到商务部的正式授权,担当了这一角色。中钢协接手后就试图力挽狂澜,一是不认同日韩与力拓达成铁矿石价格下调33%的谈判结果,中钢协要求矿业巨头价格下调40%;二是提出铁矿石进口全国一个价格,扭转过去进口价格混乱的局面;三是整顿铁矿石进口秩序,重新审核铁矿石进口资质的标准,甚至彻底取消现货矿贸易。

 

中钢协的目标很明确,试图在供需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建立起一套新的、双赢的进口铁矿石定价机制。但对于中钢协这个谈判新手来说,其目标过于理想化。其实,前几年宝钢代表中国钢企与矿业巨头谈判时,也想这样做,结果5年连败,矿价年年涨,让中国钢企当了“冤大头”,引起不少争议。而宝钢也喊冤,没有政府部门明确赋予他们在谈判中绝对的领导地位,他们谈得很艰难,里外不是人。

 

现在,中钢协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由于2009年铁矿石谈判陷入僵持,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指责中钢协。特别是李毅中的一番话更让中钢协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随后对媒体强调,我们是按照国务院6号文件(即《钢铁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由中钢协负责组织中国钢铁企业对外谈判,但谈判代表一直是宝钢,这从来没有变过。

 

然而,单尚华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有了高官的责怪,以及谈判的不成功,就想把责任推给企业,这显然是说不过去的。今年商务部放权给中钢协全程主导铁矿石谈判在先,又有宝钢表态“一切都听中钢协的”在后,无论是矿业巨头、市场还是大众,都将今年的谈判主导者聚焦于中钢协、而非宝钢集团身上。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李毅中发表谈话的第4天,即8月17日上午,中钢协就急于宣布与澳大利亚第三大矿业公司——福蒂斯丘公司的铁矿石谈判成果。在各种压力下,中钢协太需要一点胜利成果来证实自己的作为了。虽然中方与福蒂斯丘公司达成了铁矿石价格协议,但对方有两个附加条件,一是中方要在9月30日之前提供55亿美元至60亿美元的融资;二是中方协助福蒂斯丘公司在中国挂牌上市。

 

尽管如此,这个铁矿石价格协议仍不被业界看好。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此举的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福蒂斯丘公司在国际铁矿石阵营中,只不过是个“小兄弟”,目前设计产能只有4500万吨,跟“两拓”动辄上亿吨的实力很难抗衡,中国每年的需求量则至少五六亿吨。当然,与福蒂斯丘公司达成协议,只是让骑虎难下的中钢协找到了一个下台阶的机会。

 

无论如何,三大矿业巨头都是难以回避的谈判角色。可以预料。中钢协下一步的谈判仍将十分艰难。中钢协主导谈判时,就做出明确表态,中方要求铁矿石价格回到2007年的水平,即平均下跌40%左右。中钢协希望在这轮铁矿石谈判中打个漂亮的翻身仗,帮助中国钢铁企业在日韩降价33%的基础上争取更大的降幅。

 

中钢协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它并不专业。众所周知,任何一种商业谈判,作为谈判一方如果把底线一早喊出来,就可能在谈判中难有回旋余地。事实上,屡屡错失机会,让中钢协面对不断高涨的铁矿石现货市场,先是错失了最佳的谈判机会,然后在局面发生变化以后不懂变通,直接导致了今天铁矿石谈判的僵局。有分析认为,最终的谈判结果恐怕依然还是以中方的让步而告终。

 

由此看来,中钢协主导今年的铁矿石谈判是吃力不讨好。从宝钢到中钢协,从企业到行业协会,面对这种谈判角色的变化,行业中自然会出现不同的争议。中钢协不是企业,不能充分理解市场运行规则,而且中钢协的会员单位还非常少,也无法代表整个行业利益。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利益也好,行业利益也罢,而对于公众来讲,也许最想知道的是,国家利益此时又被摆在哪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