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菲菲侠
小菲菲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567
  • 关注人气:6,8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尼椰香曲奇饼---“归般结”

(2009-04-19 00:00:00)
标签:

印尼点心

美食

分类: 甜点,小食

取其同音字译,“归般结”。一种印尼华人都喜欢制作的小饼干。

 

小时候只有逢年过节家里才会制作一大堆分与一众亲友共享,每到年底妈妈与爸爸合力制作这款饼干的时候,怕是因为集聚了一年的期待,因此每次享用这款点心的时候,总是珍之重之。

 

已是去年七月份的事情,回过妈妈那儿,特意做了一次这款小饼干用以解馋。

 

期间发生了一件对我伤害到了极致的事情,虽已过去将近一年,然,每每想起当时种种,胸腔似乎仍有一只恶爪毫不留情地扯住心房拼命往外拉扯的难受之意,不想面对,不愿回想,甚至不愿多提。

只是很清楚知道,心房最深的某处黑洞已然形成,穷我一生,怕是都无法再让阳光射入。。。。。

 

虽然遗憾,但深深知晓伤害已经造成,填补之后再也无法圆滑如初,因此索性坦然地让阴影留滞胸腔,甚至不愿意用随缘二字代替模糊不清的情绪问题,很清楚再也无法挽回的信任关系,愈加肯定了自己未来对待彼此关系的方向。

 

它日实在避无可避之下的接触,只愿自己能够坦荡大方地表现出自己应份之内的权利与责任,已属最好。

 

-------------------------------------------------------------

 

牢骚足够,继续食谱。

需要直到今日才能整理当时的一些照片,用以记录这个食谱。

 

刚才特意打过电话再和妈妈确认一下份量与作法。

其实这就是我每一道亲手制作过的菜式与点心都需勤加记录的原因。

 

实在我是一个没有小记性的人,许多细节总会遗漏,因此加以拍照记录,最是一流,什么时候想要再制作却又忘了作法,只需上自己的博客搜索记录即可~~~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

 

所有的制作材料:

 

具体的份量与作法:(过程图比较多也比较混乱,所以我就将作法与份量都写在一块了,有心人,自能慢慢看出个究竟来)

 

1,必需用木薯淀粉才能出来同样的效果与味道,这第一次做,我就用了一包开过用过的粉,大约四百克。

2,木薯淀粉先用白锅(就是干净干爽的炒菜锅),炒熟淀粉,怎么判断熟了没有?大约就是淀粉变得极轻极轻,而且能闻到香味,颜色转成淡淡焦黄色即可,这个就真的要靠个人经验去判断了。多试几次,总能找到要诀。

3,平日做这道饼干,一般一包五百克的粉妈妈会用一包半的椰子粉,我这次做,用的粉不到一斤,所以只开了一整包的椰子粉,用筛子将椰粉与淀粉拌匀,这一道过筛的步骤,也能让粉散得更好更均匀。

4,一般一斤的粉用四五个鸡蛋,粉与糖的比例是一斤的粉就用八两的糖.不过妈妈嫌太甜,所以往往是一斤的粉,只用六两的糖.

 

印尼椰香曲奇饼---“归般结”

 

5,然后将鸡蛋与糖打发,当初我买手摇打蛋器的时候顺便买了一个给妈妈,所以这次在妈妈那,用的也是和我平日用的同一款的打蛋器,非常方便,因为有糖的关系,打的时间比较稍长一些,大约用了四五分钟,才打到发起.

 

然后将打发的蛋液,逐点倒入拌好的薯粉里,所以基本上很难说用几个鸡蛋,妈妈一般都是有经验了估计着粉的多寡而决定放几个蛋的,因为整个制饼过程是完全不能加水的,靠的就是鸡蛋去揉粉,所以如果觉得粉多的话就多打个蛋进去,这个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印尼椰香曲奇饼---“归般结”

 

看看,我用四百克的粉与三个鸡蛋,揉成了一个小面团.

别看这只有小小一团,烤起来,很多了呢.

 

印尼椰香曲奇饼---“归般结”

 

做成了面团,剩下的工夫就比较简单了.

 

家里只有二个做这种饼干的模具,一个是木雕的,一个是塑胶啤出来的.

很奇怪,我在香港的印尼商店找了好多家都没有这种印子卖,妈妈找了好多年都没找到,家里仅有的这二个,是妈妈托朋友回印尼探亲的时候顺便给买回来的,全家只得两个,因此一直珍之重之....

 

都是用了几十年的模具呢....

这个木的,都是用了几十年的.....

这些印子里的图案,小小一个,比一块钱硬币更小,所以做出来的饼子,一口一个,非常优雅~~~

 

木刻的模具花纹雕得较深,好处是做出来的饼子形状更立体,图案更清晰,坏处是因为刻的花纹太深,脱模的时候不太好脱,经常无法完整地将整个图案印出来.

 

看看,具体作法是先取出小小一点揉好的面团,然后塞进模具上的印子里,然后用手肚压实,刮平表面的面团,最后在台上大力地一拍,饼子就印好出来了...

 

印尼椰香曲奇饼---“归般结”

 

虽然只得二根模具,但是模具上的每个图案都不相同,因此做出来的一大盘的饼干,形态各异,非常趣致....

 

 

印尼椰香曲奇饼---“归般结”

 

模具的另一款是塑胶的,它的印子较浅,好处是很容易脱模,坏处是因为印子较浅,所以印出来的形状比较模糊,没那么清楚,不过大概的模样还是能看出来的.

 

印尼椰香曲奇饼---“归般结”

 

看看,下图这是一个背着手的老寿星,能看出来不?

听妈妈说,小时候在印尼,图案那真是多得数不清,甚至连财神灶神什么的都有,并且都是小小一粒,手工奇佳....

约了妈妈过一二年,和她回印尼探亲,到时一定要买多几个这种模具回来,找多几款形状不同的图案,这些小东西,是很可以用上许多年的,非常值得"投资"哈哈哈....

 

印尼椰香曲奇饼---“归般结”

 

瞧瞧,俺家的小型加工场,给做了多少滴饼干呀.....

 

印尼椰香曲奇饼---“归般结”

 

 

小时候做这道点心,最后烤的步骤,一定是爸爸在把关.

因为妈妈说,这种饼干,一定要烤得恰到好处,雪白雪白的,却又一定烤出了香味,不余蛋腥,才叫极品.

所以当时这个任务就一致落在全家最具耐心奖的多年得主,俺爹来控制.

 

爹爹过世多年,现在这个任务,又落在我处....

我火眼金睛滴蹲在烤箱前眼都不眨一下地,顺便还假公济私了一把---我爱吃比较糊的饼子,更香口,所以我没按妈妈要求的标准,故意烤得略略过火,焦黄一些,更香更香了呢...

 

看着烤箱里的饼,想起小时候,为了节省能源,爸爸通常一次都会烤二盘,可是当年(二十几年前的事)用烤箱的人比较少不说,配件更难找,当时的烤箱只配着一只烤盘,为了能一次烤二盘,爸爸特意拿着原装的烤盘去请打铁师傅给按同样的尺寸给造了一个烤盘....

 

现在这个烤箱,当然的还是只有一个烤盘,所以我就拿了底部的那个薄薄的托盘充当烤盘,这也叫一次烤了二盘,节省能源节省时间....

 

我用的是二百度的火,没看时间,就直接拨到二十分钟,然后人不能走开,就一直蹲在面前,烤个十多分钟闻到香味即可熄火.....

 

最后下盘的饼干可以取出来,再放到上火略略烤一烤,上层的饼子再换到下层烤,这样上下的饼子受热就更为均匀了....

 

印尼椰香曲奇饼---“归般结”

 

顺便瞧瞧妈妈放烤箱的架子,用了电脑台的路轨与拖板,平时收在柜子里,关上门,就整个混然一体,用的时候打开柜门,再把烤箱或是微波炉拉出来,就可以使用了.

较之传统固定的摆放方式,这样拖出来再使用,对机器的通风能起更好的作用.

 

极为方便使用与收藏,真是值得推荐,是姐夫的设计吧,非常有一套呢.

 

 

印尼椰香曲奇饼---“归般结”

 

另外要注意的是,刚烤好的饼干不能马上从烤盘里取出.

要放凉待它冷却定形,才能包装.

 

印尼椰香曲奇饼---“归般结”

 

给个近镜,看看,饼子烤好之后胀大了许多...都有开裂的现象....

 

印尼椰香曲奇饼---“归般结”

 

再看个近镜...松松的...底部有一点点痴底....

 

印尼椰香曲奇饼---“归般结”

 

这种小饼子,有一种入口即化的口感,加上极浓极浓的椰香味道,小小的体积,一啖一个,在我看来,真是无比享受.....

如有材料,真不防一试.....

 

 

印尼椰香曲奇饼---“归般结”

 

 

为免我的食谱里有若干疏漏,提供另外一个网友制作的这道点心的博文,给大家多一个参考....

 

感谢Vita提供的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028cd0100bq9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