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灿梁教授解密“半部论语治天下”讲座(2)修己以安百姓

(2011-07-05 06:02:48)
标签:

荀子

齐国

紫色

半部论语治天下

领导人

教育

分类: 国学

 

刘灿梁教授解密“半部论语治天下”讲座(2)

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很厚,子路问孔子说,老师,你讲管理的精髓,管理要怎么样做才能做得好呢?什么是管理呢?孔子说很简单,什么叫管理?“治天下,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子路一听,说老师,管理就这么简单啊?就三句话啊?孔子一听笑了,简单?我告诉你“修己以安百姓”,别小看这三句话,连尧舜都做不好,谈何容易啊,所以管理的第一件事,先把自己做好。有人问荀子怎么样把国家治理好?荀子说“未尝闻此国,但闻修身”。我没有听说过怎么把国家治理好,只听说过怎么样先把自己做好。中国人有一句很通俗的话,“上梁不正下梁外”,你上面都做不好,你怎么样要求下面做好呢。要不然怎么会有这种孩子出来,“我爸是李刚”,肯定是自己没有做好。所以荀子说,“君者仪正则己正,盘圆则水圆,君则舆也,舆方则水方,君圣则臣觉,如楚王好细腰,宫中有(美女)饿死,故是不是未尝闻此过也。

    人家问他怎么治理国家?他说先把自己做好了,一个领导人就好象照相机一样,照相机正了,拍的景就是正的。拍出来的景就是正的。所以老百更怀疑荀子是中国人了?2000多年前怎么会有照相机,那肯定是外星人。所以老百姓的结论是荀子是外星人。照相机正了,拍出来的景就是正的。盘子是圆的,则水圆,盘子是圆的,你装的水就是圆的。盆子是方的,你装的水就是方的,所以领导人在想什么,想干什么,下面的人就会配合你。领导人穿中山装,全国都穿中山装,领导人穿西装,下面们就穿西装。因此,风俗之后果,这个风俗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是好的还是坏的?这个风俗哪里来?好坏哪里来?就是观看了一两个领导人的心态而已。如果在文革的时候,我们台下的姑娘肯定不敢穿的这么漂亮,领导人怎么想的,下面就应该怎么做,所以领导人的心态最重要。

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袍,每天穿紫色的衣服。所有文武百官一看,国君穿紫色的衣服,他哥哥看紫色的衣服,士大夫一看,朝中大官都穿紫色的衣服,他也穿紫色的。老百姓一看当官的都穿紫色的衣服,老百姓也穿紫色的衣服。结果齐国买不到紫色的布了,全国涨价,大家都来抢紫色的布,连齐桓公都买不到紫色的布。忍无可忍了,把管仲找来,仲夫,你这个宰相怎么当的,当到全国的紫色布,贵成这个样子,连我都买不了,你宰相怎么当的。管仲一听,国君,这个是你造成的。怎么是我造成的?你瞧,你每天穿什么衣服?紫色。所有颜色你都不穿,你就每天穿紫色的,请问,全朝文武百官为了拍马屁,都跟着穿紫色,士大夫跟着穿紫色,老百姓也跟着穿紫色衣服,紫色布怎么能够不涨?齐桓公恍然大悟,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当我们有不顺的地方,碰到困难的地方,先问问是不是自己错了,自己出了问题了,不是马上去责怪别人。齐桓公不做,还能够反求诸己,看来真的是自己错了,你穿紫色的,全国都穿紫色的,全国能不涨价吗?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国君,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穿紫色的衣服了,那也不成,我改穿别的颜色,那别人跟着穿别的颜色,那别的颜色的衣服也就涨了。干脆一个礼拜做七个不同的颜色,每天出门穿什么颜色,你就翻,翻到什么就穿什么颜色,他们就跟不上了。齐桓公果然做了七种颜色不同颜色的衣服,全朝都跟不上了。所以,风气就是一两个(在上位的人)逐渐形成的,家庭文化就是家长怎么做,家里文化就怎么形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