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三问 1. 佛,给我们的是什么?

标签:
旅游 |
分类: 2006.柬埔寨碎片 |
(非游记)
我一直被教育成一个无神论者,我便一直认为自己应该是。
在很多年前的校园里,我在一篇校刊稿里写,如果神灵有知,世间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苦难和伤痛,人,应当自助。
那时的我,觉得神不过是虚幻的海市蜃楼,是愚昧的人们的一种自我心灵安慰。
应是很多人怀疑如我,所以才会那副揶揄的对联:“手上只一金元,你也求,他也求,未知给谁是好;
后来,去了西北,见到长途跋涉的朝拜和虔诚一遍又一遍的转经。我开始疑惑,究竟是什么样的内心力量,才能让一个人这样日复一日的坚持自己的信仰?
这次在琅勃拉邦看布施。看着穿着橙色袈裟的和尚们赤着脚在晨光中走来,在巷中跪着的人们面前静静的穿行。而跪着的布施人群给走过的和尚一个挨一个的分发食物。他们都不说话。施者尊敬,受者安然。
我开始被震撼,最初的猎奇心理慢慢沉静,甚至第二次看布施的时候,没拿相机,只是在街边静静的坐着,静静的看着他们如无声电影般走过。
究竟是什么样的内心力量,才能让年老或年少的施者们,日复一日的清晨4、5点早起,为布施准备食物?
而又是什么样的内心力量,才能让那些风貌正华的和尚们,日复一日的在庙宇里,伴着青灯古佛?
信仰,或者说佛,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
J说,曾在清迈与和尚们讨论过佛教,他们说:你们中国人信的不是佛教。你们信佛,是为了向自己能从佛身上得到什么;我们信佛,是想自己能为佛做些什么。
诚如是。我们国人,一直信佛也可以被收买。所以我们总是勿论道观妈祖,见神拜神,见佛拜佛。我们烧高香捐香火,作揖叩拜,希望他们保佑我们身体健康、横财就手,甚至在扫坟拜祭祖先给他们烧纸钱,也会念叨他们钱花了要保佑我们升官发财。
我们以为我们朝拜了,所以应该索取。
但是在琅勃拉邦,那个年轻的和尚说,只以自身诚奉于佛,什么也不求,而那些布施的人们,也仅仅是只是出于对佛的尊敬,也无意得到回报。
有求让内心怨苦,无欲让内心强大。
真正的佛非佛,什么也不求,便是让我们信善并克制欲望及畏惧的工具。
离开琅勃拉邦的前夜,我们去了一个不起眼的破旧小庙宇,和他们一起做星星灯,然后他们邀我们一起进行pray。
进入大殿跪着的最初,我是为了好奇。跟着他们叩拜,闭着眼睛,听有韵律有节奏的吟哦。
随着那清澈响亮如歌的吟哦声中,脑中慢慢浮现一条路,一直盘旋前进,一直盘旋前进,无休无止。
眼泪突然夺眶而出。
我知道,在那路上的,是我自己。
那是我近30年来被很多字眼困扰着的自己。
生老病死。
婚姻。
坚持。
关系。
世俗。
生存意义。
生活方式。
目标。
差距。
亲情。
爱情。
回忆。
代沟。
我知道自己在努力攀爬,但前路弯曲崎岖,无休无止。
想得到的太多,结果失去的愈多。
我知道是我患得患失,所以不能像他们吟哦一样,纯净的活着,纯净的走向心中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