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学心理学心理辅导教育心理学青少年教育 |
分类: 心理学习 |
难点三:老师可能面临的第三个难点,是因自身内在儿童较少表达,经验不足,从而无法有效激发孩子“内在父母”自我状态。
在我的老师群体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似的老师,但更多的是那些内在父母和内在成人都较强的老师,这些老师严谨、善于教导,会符合大多数人对教师职业角色的期待,但同时,他们也可能会感到疲惫、压力较大、承担较多、缺乏有效支持,因此,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方法,应用这些方法,可以使老师体验到自己的内在儿童。
体验自己的“内在儿童”:第一个方法是,满足自己最幼稚的愿望;或者满足自己儿童时代未被满足的一个愿望。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能拥有一个漂亮的娃娃,或者拥有一台遥控汽车,或者穿一身粉嫩小女孩的衣服,或者给自己建一个特别舒服的小角落,或者一群大人在玩童年的游戏。这个活动还可以再继续延伸为,一个班级里的团体活动。我们可以在班上建构一个愿望瓶,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把自己的愿望和梦想写成一张小纸条,放进瓶子里。这是一个收集愿望或梦想的瓶子,每周或者每隔一段时间,安排一个固定的开启日,鼓励大家为实现这些愿望作各种尝试,这些愿望实现的方式,可以选择求助或帮助别人,也可以选择自己完成。
第二个方法是,感受小瞬间所带来的快乐感。例如,老师可以试着体会泡花茶的时候,来感受那些花在水中美丽的升腾或绽放所带来的快乐感。记录这些小快乐,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快乐日记,或者叫做发现之旅。它可以记录我们现实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每一个微小的快乐,就像我们在银行里存钱一样,我们不断地发现,享受这些小快乐,从而往银行里存入快乐,等一段时间后,你就会有丰厚的回报。快乐的秘密
第三个方法是,儿童式的发泄。举例来说,老师可以透过像是喊山的方式发泄情绪,大声、肆意地唱歌,或者,甚至大声唱出跑调的歌,效果更好。
第四个方法是,体验我们内心的“坏小孩”。老师可以试着做一些小“坏事”,例如,大哭一顿,任性一次,如果老师仍然不知道怎么做“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