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学习笔记:如何解决孩子“内在儿童”过强问题(3)

(2014-03-06 07:14:16)
标签: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儿童教育

内在儿童

教育

分类: 心理学习

如何来应对“内在儿童”过强?策略4:了解“另类”的获得。另类的获得,也可以说一种隐藏的获益。其实,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趋利避害 ,这是人性的一部分,那么,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人在受苦的时候,有可能是因为他有更害怕的情境,或者更糟糕的境遇,他已经是在两害相权取其轻了。所以,如果想要改变另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我们需要了解,在这种所谓的困扰模式里,他有什么样的获益呢?有些学生内在儿童过强,经常会出现各种小问题,不断地惹麻烦,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获益,就是他可以不断地通过制造麻烦来引发别人对自己的关注。

被关注的重要

被关注的需求,对一个人来说到底有多重要?实验人员聚集了一批刚出生的小猴子,把它们分成了三组,第一组放在第一个房间里面,这里有一个用软布做成的猴妈妈,当这些小猴子感到不安全的时候,它们就会靠近这个布做的猴妈妈。

第二组猴子,放到了第二个房间,这个房间里,有一个用铁丝做的猴妈妈 当这些小猴子觉得不安全的时候,他们就会靠近这个铁丝猴妈妈,结果它们被扎了,但是下一次感到危险的时候,它们仍然会靠近这个铁丝猴妈妈,然后因为被扎而再次离开。

第三组的小猴子被放在第三个房间里,这个房间,里面什么都没有,经过了一年的时间,实验人员员又把这些猴子重新放入猴群,结果他们发现这三群猴子的表现存差异很大。

第一群有布妈妈相伴的小猴子,很快融入到猴群中,几乎无法分辨出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

第二群小猴子在猴群中成了到处惹是生非的角色,他经常会引发其它猴子的追打。

第三群猴子在猴群中,常常会处于群体的边缘状态 ,常常被群体忽视,而且有很多猴子无法长到成年就提前死去了。

后来实验人员,在人群当中也发现了类似的规律,也就是说,最可怕的不是被刺痛,而是一种被忽视或者被漠视。

如果在一个孩子的家庭环境里面,布妈妈不可得,出于对被忽视和被漠视的恐惧,这些孩子常常会无意识地创造出许多问题,来引发铁丝妈妈式的关注,这就是我们说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没有温暖的、鼓励的、包容的布妈妈温暖的关注,那么被指责、被批评、被惩罚的铁丝妈妈式的关注,就成了问题孩子的一种隐藏获益。在这个角度上,孩子的坏小孩过度地表达,更像是对一种对布妈妈式的母性的邀请,所以,我的老师也可以通过构建布妈妈般的感觉,使学生不再两害相权取其轻。

觉察自己的内在状态

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保持某一种内在自我状态时,可能会发现,自己身边的某一类型的人就会增加。比如内在父母自我状态经常占据主导的人,常常会发现身边的人承担较少,对自己的关心照顾也会比较少。而内在儿童自我状态占据主导的人,会发现身边总有些高高在上,想要指导自己,对自己不太满意的人。小李老师常常会表达出内在父母的一面,通过这次觉察,她发现自己的内在儿童表达机会真是不多,总有那么多需要面对、解决、承担的事情。(经常保持内在父母自我状态,身边的内在儿童增加。)

(未完,待续)

注:本文是我的心理学习笔记之一,如果读者感兴趣,可以看看已经发表的和将要发表的相关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