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英语降温陈丹青王旭明张树华四六级 |
分类: 教育叙议 |
这几天,最让我快慰的新闻是,多地酝酿高考英语改革。
据报道,北京市教委透露2016年高考改革要点:①语文从150分上调到180分;②英语从150分下调到100分;③文理科综合从300分上调到320分;④数学150分不变。另外北京教育考试院补充说英语可以一年两次考试,如考生高一的时候就考了100分,那么高二高三的时候就可以不学英语了。
我盼望这个声音已经很久了。
最早可以上溯到2005年陈丹青对英语的发难。他对自己在招研中,多次因为考生英语不过关而不能录取大为不满。我那时就是陈氏的积极支持者。原因是,在中学,英语也是学生的一项得不偿失的大负担。
令我尴尬的是,几年后,中国的学校不仅中学开设英语,连小学、幼儿园也相继开设了英语。我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决定很不理解,但是,螳臂岂能挡车?
今年9月,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其微博上倡议,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取缔社会少儿英语班。他甚至主张,中考和高考去除英语科目,提高汉语测试比重。
看到王旭明的微博,我又激动了一番。但是王言会不会成为妄言呢?我当时猜想,这一次可能会引起重视。果不其然,终于看到了北京市的改革了,终于可以高呼了!
英语学习太浪费时间了。我做了几十年的中学班主任,对学生在英语上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很了解。我读书的时候,早读主要是用来读语文,而现在早读却被英语独占了,学生整个早读都在叽里呱啦地读英语。我是班主任,也是语文教师,虽则教语文,但还是允许(甚至鼓励)学生整个早读读英语,因为要考虑高考,语文拉分不很大,而英语如果学不好,拉分会很大的。农村孩子,由于英语基础差,学起来很困难,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学习时间,于是,只能容忍学生割舍语文了。
除此之外,没有谁课外补语文,而英语补课是最火的科目之一。甚至小学生、幼儿园孩子就开始补英语了。很多学生家长平时不让孩子多读中文书籍,而是将孩子送到英语补习班。我有一位同事,他是教英语的,暑期将儿子送到市里去学英语,花了六百块钱,学会了26个字母。我问同事,你自己教英语的,怎么不教孩子英语,却花钱去学26个字母呢?他说自己的孩子不听自己教。我又说,不如拿学字母的时间鼓励孩子读一点书,或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玩玩,认识认识大自然。他支支吾吾,也许他认为英语在考试中重要,既然重要,就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中国的英语热,热得像是病。英语教育越来越低龄化,从幼儿园开始英语就成了必修课。如此高度重视,但却对大多数国人毫无意义。从小到大上了那么多英语课,到头来没有用场,也无法用英语阅读与交流。
就拿我校教师来说,我校有一百多位教师过了英语所谓四六级,可是,问他们能不能阅读英语原著,一个个将头摇得像拨浪鼓,问他们能不能和外国人对话,也是将头摇得像拨浪鼓,问他们生活中有没有用到过英语的时候,依然是将头摇得像拨浪鼓。就连过了英语八级的教师,对这几个问题也是摇头,只是摇头的幅度稍微小一点。我们中绝大多数人由于长时间不用英语,基本上忘记光光了。只有在喝酒的时候,为了活跃气氛,汉语之中夹杂几个带有方言色彩的英语单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的几句话直指英语热病之弊:“重视和学习英语只是一种手段,是基于我们改革发展的需要,一些教育部门和机构却本末倒置,将它当作了唯一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深受其害,荒废正常的学业,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到毁灭性打击,汉语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再看看新华网的调查数据,就可知张的言论,颇有些群众基础。
http://s14/mw690/001otr32gy6DDXmxdJb5d&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