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法源、李湘萍夫妇及他们的女儿小鱼这次回安徽过年。湘萍打来电话说择日带着侄子李杰一道来看望我。我们将时间定在2月4日。
那天上午,法源自己驾着车来到我居住的小区,我到小区门口迎接他们。见到他们一行四人,我特别高兴。法源来时,给我带来三本书,分别是陈勇主编的《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演讲录》、李希贵的《新学校十讲》、王晓春的《第56号教室的玄机——解读雷夫老师的教育艺术》。说实话,近一年多,我没有认真读过什么教育书了,虽然法源在这期间给我寄过一些书,但我大抵只是粗略阅读而没有细读,更没有写出一点什么。尽管如此,我看到他带来的书,还是如获珍宝,犹如女子爱聚集首饰或衣服,虽然未必件件都认真穿戴,有些甚至一直挂于衣柜,但购衣的热情依旧,我对书的热情亦如此。
法源和我聊的话题依然主要是教育,他向我介绍了北京十一学校的情况,对十一学校的改革大加赞赏。谈到教育写作时,他介绍了蔡兴蓉以及他的《走在孩子的后面》,也建议我对一些学生做具体体察,然后写一点农村留守学生的真实的状况。他说这样的写作着重于真,不要编故事,编的故事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没有价值。也不要把故事往某种主题上拽,只需很自然地叙述。对于我的博客,他很含蓄地给出了建议,就是要将文章归类,他认为文章太多,读者不可能每篇文章都看,分类以后,别人可以选择阅读。我觉得他的建议很好。这几天在试着分类,做起来感到很难。我俩谈得不是很多,因为是家里的客人,老婆时不时地要和他们谈一些家长里短的话题,将我们的话题岔开。他们的女儿小鱼在玩捉迷藏,有时看看电视上的动画片,一个人自得其乐,大人忽略了她,她更忽略了大人,沉浸在自己的欢乐世界,体味着童年的幸福。小鱼盛赞我家的房屋,说房子好大,可以躲猫猫,还可以玩其它游戏。法源说,这房子在他北京的居住地附近,可价值千万元。对北京的房价我略有所知,他说的不夸张。居住都市一定有都市的好处,居住小城市亦有小城市的长处。
法源还几次看了我的书房,他对书房的布置很欣赏。如今,到人家做客能够对书房感兴趣的人不多了。记忆中,对我家书房感兴趣的总共不过四人,法源是其一。估计以后小鱼也一定会对书房感兴趣,因为她那么小的岁数居然说在家里无事的时候看看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