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防御机制学习小组(第二阶)招募

(2016-08-26 11:15:58)
标签:

杂谈

分类: 媒体、沙龙与讲座
                          心理防御机制学习小组(第二阶)招募

首先,要祝贺我们第一阶的小组学习圆满顺利结束。大家的积极和投入,为每一次的课堂带来了灵动而具有深度的火花。一方面老师能把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融入课件,带领对课件专业内容的讲授和理解;另一方面组员们能在过程中积极地提问互动,即时分享各种观点火花,讨论身边遇到的案例,从而共同造就了一个充满学习氛围而又能够轻松互动讨论的难得的课堂。在这里,大家学习到的不仅有理论和技术专业知识,更有对自己的临床个案的更深入理解和更多的发展思路。

现在,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课堂,开放第二阶招募,邀请你的加入。你来吗?

第二阶的课程我们将继续跟随学习《101种心理防御》作者--美国精神分析协会主席布莱克曼医生的专业网课,深入到精神分析中与防御有关的重要的主题,从动力性的角度读懂人心,尤其是,在读懂人心后如何诠释、如何干预!因为--

“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你都可以将其解释为防御,但是,仅仅知道了人们是在防御,没有任何意义,除非我们能深入到防御背后更幽深的心灵世界。

课程一共十讲(次),主题分别如下:

  • 第1讲:技术:边界-防御性断裂和匹配不当

  • 第2讲:技术:移情作为一种折衷形成以及对它的诠释

  • 第3讲:技术:“真实的关系”和客体关系,尤其是关于自恋人格和边缘人格

  • 第4讲:诠释防御、症状和性格特质时的多重诉求原则

  • 第5讲:涉及懒惰者(失败者)和工作狂的相关动力学和技术

  • 第6讲:涉及焦虑和恐怖症的相关动力学和技术

  • 第7讲:涉及不同类型抑郁的相关动力学和技术

  • 第8讲:涉及酒精滥用者的相关动力学和技术

  • 第9讲:男人为什么会有婚外情——个性问题及治疗

  • 第10讲:女人为什么会有婚外情——个性问题和治疗


希望有意愿加入小组一起共同成长的你,最好有一定心理学培训的基础,有一定临床个案咨询经验更佳,愿意跟大家分享讨论个人观点,需要对精神分析或者动力性心理治疗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时间:每周二下午14:30~16:30(国庆假期休课一周)

地点:泰诺婚姻家庭咨询服务中心

人数:6~10人

费用:1000元/十次

带领:刘莹老师

第一次活动开始时间:2016年9月6日14:30。报名确认后缴费为报名成功。缴费请通过支付宝:13669873083(注明:防御报名),或者微信支付:liuying0769(注明:防御报名)。报名及咨询联系电话:13669873083 刘老师。


“因为防御
鳄鱼成为了鳄鱼,玫瑰成为了玫瑰
而你成为了你!

从防御中,你可以:
读懂人们重复的命运
看到人们如何自我救赎
却又如何自我囚禁

人生无处不防御”

------------------------------------
刘莹老师简介:

国家执业资格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证书号: 0419000008300149 。全职心理咨询师。全职执业10年。创建刘莹心理工作室(Http://www.liuyxl.com)。东莞本地最早期开始专职个人临床执业的心理咨询师之一。东莞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东莞理工学院特聘心理专家;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hina America Psychoanalysis Aliance(CAPA)(http://www.capachina.org.cn/)长程动力性心理治疗系统培训高级组毕业;“简单心理网”http://www.jiandanxinli.com 入驻签约心理咨询师;曾担任:中国银行东莞分行特聘员工心理顾问;东莞电台100.8兆赫情感话题栏目“城市的声音”特邀常驻心理咨询师嘉宾;东莞寮步伟易达电子厂(大型港企)特聘员工心理顾问。

临床一直主要采用以心理动力学理论为取向结合人本和认知的整合咨询方法。近期研究方向为治疗关系和技术对病人心理创伤的影响和疗愈机制。对因各种突发性生活事件或者慢性长期积累所造成的抑郁、焦虑情绪、强迫性思维、惊恐发作、亲密关系等方面拥有丰富的咨询经验且均拥有成功个案。来访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

一直持续接受美国资深心理治疗师的一对一个案督导。持续参加本地资深同辈专业督导小组。持续接受国内外资深心理学家的个人治疗和分析体验。

培训参与经历:
Dr.Bosnerk《梦的意象体现工作坊》
雷正则《释梦工作坊》
施琪嘉《释梦工作坊》
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长程动力性心理治疗初级、高级班4年系统培训
Helga Matthess & Hana Vojtov 《创伤后应激障碍稳定化技术》
曾奇峰《精神分析初级、中级培训》
吴和鸣《精神分析系统培训》
李维榕《结构式家庭治疗培训》
陈向一《家庭治疗学习和督导长程小组》
苏晓波《案例督导长程小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