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月14日众智沙龙感想

(2007-11-19 14:40:32)
标签:

两性话题

知识/探索

杂谈

分类: 杂谈
参加了上周的关于同性恋个案的沙龙后,我有些个人的感受和想法,愿意跟大家分享。当然,下面对于这个案子的分析,也许只是片面的,仅供跟大家进行探讨。
根据案例介绍,当事人的咨询目的,是想要了解自己能否从同性恋转换为异性恋,并结婚生子,过正常的生活。从罗医生的叙述中,我发现当事人对于同性恋行为本身所带来的各方面压力情况,描述和情绪都不多;而对于最近一次同性感情失败所带来的打击和伤害描述较多,并有提到过去多次的感情都不如意,由此发出感慨:难以找到能够相随终生的伴侣!同时,当事人描述了最近失恋后难以自拔,又不知该如何逃避想念的某种执著难受状态。
值得关注的是,据描述,在他的经历中,能够感受到的只有同性带来的温暖与快感,而从来没有来自异性方面的这类积极感受和行为。虽然没有提到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性幻想,但我还是认同罗医生的看法:这是个无法转变的真性同性恋。
我们可以推断,当一个同性恋者,饱受同性情感的失败创伤,尤其是目前的创伤尤其重,难以摆脱的时候,绝望失落之下,他会寻找怎样的躲避方法?---尝试转变为异性恋!也许他认为,这会是逃避再次的同性恋感情伤害的最“终极”的途径!(然而,也许他没有想到,“情感”的伤害却未必逃避得了...)
在这种情况下,咨询师应该能够敏感地发觉,所谓能否转变性取向,或者能否接纳自身的性取向这类的话题,只是当事人逃避内心感受,寻找发泄渠道的一个表面话题而已。当然,并非不能去谈,而是不要把咨询重点放在这上面。最终的目的,是要帮助当事人宣泄和处理感情所带来的伤痛,认清自身在感情失败中所反映出的心理行为模式,从而为尽早走出阴影,走向新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的感觉是,这个个案,其实不必因为有着“同性恋”的幌子就需要特别刮目相看,反而,用对处理一般的情感创伤的手段,来处理的话,会是个不错的进入角度。这也在考验咨询师能否从内心真正地接纳不同的性取向--你是在坦然地面对倾听一个同性恋者的感情心境故事呢,还是立刻大惊小怪地探究起对方的性倾向起源过程?
当然,我也能够理解罗医生希望籍此个案的分享,来跟大家交流更多的对同性恋的认识,尤其是目前社会上最新的看法,以及如何判断真性和假性同性恋的有关知识。罗医生带来的资讯,让我有所获益。而罗医生在个案处理中由始至终努力坚持不带个人价值观的立场,也让我感到佩服。
篇幅有限,更多个人感受,就不一一详列。期望今后跟大家有更多的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