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请你听我说(一)

(2007-11-15 14:28:31)
标签:

知识/探索

家庭

个案

分类: 个案探讨
                            (一)
对小小(化名)进行心理辅导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当然,对每一个不同的当事人,不同的个案,辅导的工作都会任重而道远。这是随着咨询工作经历的增长,我所产生的一个深刻体会。难怪,心理咨询的收费通常都不菲。
小小是个11岁的女孩,文静,内向,压抑,不善表达自己的感受,怕黑,经常做恶梦。她成长在一个硝烟密布的家庭,父母间经常吵架甚至打架,儿女成为了大人们恩怨的牺牲品。妈妈性格强硬,要求严格,情绪多变,脾气暴躁,心情好的时候对孩子很好,心情坏的时候爱冲女儿发脾气。
按照某些专业的治疗理念,辅导显然应该把重点放在父母的关系调整,以及父母的个人自我成长上面,才能够从根本上较好地改善孩子的心理状况。这就需要进行家庭治疗。
可是,遗憾的是,父母较为回避和抗拒自身的辅导。那么,重点只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要是放在过去,基于对我的个人咨询风格取向的考虑,我肯定会气馁地放弃努力。而如今,我会感觉,哪怕还有一丝希望和进入的机会,都不应该轻易地放弃。出于填补工作量的需求也好,努力助人的责任感也好,我相信自己的感觉不会错。
如何在灵活维持自身的风格和原则,以及当事人的利益最大化之间,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是我一直在思考和尝试的地方。咨询工作的困难在于,你总能够发现和找到自己的局限所在,然后要想办法去突破,为了当事人,也为了自己。
如今,现实中的契机还在于,尽管自己逃避面对问题,小小的父母仍然支持我对小小的单独辅导,而小小也信任我们之间的交流。
有些咨询效果,是很快可以立竿见影,而有些咨询的效果,是需要在今后长远的生活中慢慢显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