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估值水平的差异与提升(一)

(2007-03-08 15:17:42)
    A股市场从2005年底开始走出熊市后一路上升,上证指数最高已超越了3000点。在这样的一个敏感位置上,估值水平的高低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市场的波动也日渐剧烈。
  据统计,目前两市上市公司平均PE约为30倍左右,有人以香港恒指成分股平均不到20倍、美国标普成分股整体约为20倍的市盈率水平为依据,认为A股市场PE过高并存在泡沫了;也有人认为相比日本市场高过70倍、美国NASDAQ超过45倍的PE,目前A股市场的市盈率水平仍然偏低,A股指数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以上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各说各有理,但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立论基础问题:把不同市场的估值水平进行简单的类比,忽视了不同市场间的巨大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同市场间所代表的经济体及宏观经济环境及财税政策存在差异。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经济发展阶段存在较大的滞后,利率水平、税收政策等也不同。如日本,由于子公司的盈利不列入企业报表,导致其PE长期偏高;其次,不同市场间的产业、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也有较大的差异。每个经济体都有其区别于其它经济体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而其上市公司也因此存在发展差异。虽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但不同市场间的经济政策和贸易政策差异,仍然制约着不同市场间企业的发展;第三,不同市场间的投资者结构和投资渠道差异。这几年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落后很多,而最大的差异还在于境外投资者既能投资于全球各地的证券,又能投资于本地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各种投资标的,这种差异导致不同市场间的投资者所要求的投资回报率存在不同,也导致了不同市场间的市盈率差异。
  可见,不能简单地以某个市场的估值水平高低去推断另一个市场的估值,估值水平差异有其内在的逻辑。实际上细心的投资者都知道估值水平在同一个市场间也有非常大的差异。
  证券市场和宏观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市场估值水平不同,这是时间上的差异,大家所说的牛市高PE、熊市低PE就是这个含义。一个经济前景看好、流动性充裕、监管规范的市场,投资者一定会赋予投资标的总体较高的估值水平,套用经典的理论,这反映了市场对成长的良好预期、对风险溢价的乐观估计。而在令人沮丧、一片动荡的年代里,市场如枯水期的水库,水位自然高不到哪里,我们看到的就是到处“洼地”,此时就不能妄言投资机遇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