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治理规范与诚信的公司应是首选标准。治理结构规范的公司被普遍相信能慎重使用好每一笔公司的资源,也被认为在出现一些不利事件的时候,能够充分考虑投资人的利益尤其是中小投资人的利益。这样的公司才能够赢得信任,赢在长远。
其次,一个优秀的、难以模仿的商业模式是估值提升的重要方面。我们反思国内外很多卓越的公司,其股票价格长期走牛的很重要原因来自于其独特的商业智慧。比如,戴尔的直销模式,又比如苏宁,批量的采购和多元化的供应,给予消费者更多的主权,同时其门店的扩张与复制空间巨大。而反观很多制造业的公司成天为上涨的原材料与不断加剧的竞争所累。中国人常说“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用在此处是恰当不过了。
然后,公司品牌的力量也是市场能够给予更高估值的重要因素。所以巴老喜欢可口可乐、吉列,我们则喜欢茅台。从产业结构角度看行业集中是必然趋势,再加上中国业已显山露水的品牌消费,品牌企业在中国将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企业的行业地位,尤其是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的行业龙头公司能够得到市场更高的认同。比如宝钢,目前其吨钢市值接近8000元,而其他钢铁公司即便如武钢也只5500元左右,这已经难以完全用产品结构等的差异来解释,而是很大程度上寄寓了市场对宝钢市场份额的扩张、赢利能力的稳定、行业的影响与整合能力的预期了。这一类的公司包括招行、万科、双汇等等。
最后,作为中国独特的一项实践,资产注入与整体上市成为有效改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市场投资价值的流行手段。考虑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实现优质资产的证券化、积极推进中央企业的整体上市,所以目前市场给予有实力集团背景,存在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前景的上市公司以更高的估值。
上世纪中期的时候,戴尔电脑的PE水平高达80倍,而电脑行业的绝对龙头IBM不过20倍左右,稳健的投资人无不认为戴尔的股价高估了,但是之后的十年之内,戴尔股价上涨幅度超过20倍,而IBM只上涨了2倍左右,由此可以看出,静态与孤立的估值水平高低之辩是怎样的容易使人走入误区,市场固然需要理性的坚持,但也不能缺少对产业、对公司未来远大发展愿景的热情与想象,固执于当前估值水平高低的争辩,远不如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分析更有实际意义。
前一篇:估值水平的差异与提升(一)
后一篇:“十大金股”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