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经《鹤鸣》我的理解

(2019-10-09 14:53:18)

王国维巜人间词话》中说,诗词有"有我之境"丶"无我之境"之别,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魚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为七uO。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于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以无我之境观之,我认为不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可以认为这是一幅描写极精致的园林美景,有声,有色,有情,有景。不独可见其远,也可窥知园景之多姿。遥遥望去,但见曲折幽深,忽闻高亮之音,纵横于野,直达于天,竟是鹤鸣!远有鹤鸣之雅,近有游鱼之欢,有时游于渚,有时潜于渊,往来翕忽,动静相衬,引发人们骋怀之情趣。

鹤鸣游鱼之外,园中尚有檀树,檀下是枯落枝叶,低矮谷树,高低错落。更有块石堆砌,尤可磨玉,意趣无穷,让人忘返!

以有我之境观之,今人无论如何不得其意,如果用古人眼光观之,"我"能不能这样揣测:鹤实乃禽中之高贵者,鱼乃水中自由之贤者,檀乃树中之佳木,七uO乃群生之恶木,石乃自生之俗物,而玉则是温润可人的雅品,诗中两两相比衬,诗人的言外之意应该是……

鹤鸣于九皋,而能声闻于野闻于天,正如贤者虽隐居于穷僻,而修德自乐,声名犹能达于朝廷,人咸知之。鱼遇寒则逃于渊,感温则见于渚,魚之出沒,恰喻贤者之进退,乱世则隐,治平则出,何以能乐彼之园?所含正是尚贤者而下小人之意!足见朝正清明,故而可乐,倘若得诗中贤者而用之,则如砥砺美玉之器,必能为国之辅,进德修业自在意中。如果鹤鸣不在九皋,而在眼前,不就成了家禽之叫闹!

即景以思其人,因人而慕其景,无我之境皆视为实赋,实以景观之,有我之境,多意为比拟,则以情度之,以理释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