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节操小分队的间歇
(2018-04-22 21:26:15)“祝明天的你仍是那个少年”
记得曾经有人这样祝福过我
但是那是谁,是在什么时候,我都已经记不清了
只隐约记得这句话
而且正是因为当时实在并没有理解它
作为一个择友比较有怪癖的人,朋友本身是精挑细选下来的,虽少然精
固然其中没有太多世俗中的“成功者”,但是都让人很“舒服”,或者说让人感觉“简单的舒服”
在一起的时候,不需要讨论太多世俗的东西,或仅仅是作为一种他事。沉浸在“我们的生活”里
开心。悲伤。随性而尽情
当年看中那个少年,多少也有这一点吧
不说离经叛道,但是总归是有性格,肯于坚持自己的性格与步伐
这也是我肯于交出生命中的一半时间陪伴他的理由
曾经的理由。至少我觉得是的
曾经想过,自己的一生可能就是这样度过的
在一些固定的朋友的小圈子内尽情
偶尔接触新的朋友,选择其中的容纳进自己的或者“我们”的圈子
保持自己的步伐、性格,过想要的生活
却没有想过,那年的那个少年,却是今天的某人
该说【市侩】么?或者用一个新的词汇,【油腻】?
都觉得不合适
因为这不能体现他的这种状态,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变化来的
虽然肯定不准确,但是从本心来讲,想要用“变质”或者“腐烂”这种词汇来形容
一个那年闪亮的少年,变质或腐烂成了一个那个样子
与本恶之人相比,由善堕恶之人更令人憎恶,因为他曾经是那么的美善
同样,正因为曾经是一个那样的少年,现在的他才会更让人无法形容
绝不是单纯的厌恶
而是一种想要给他盖上时间包袱皮的欲望
这时候才想到了那句话
“祝明天的你仍是那个少年”
只有当身边真的出现了的不再是那个少年的人
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也才重新认识到,身边仍有数位“少年”,是多么的不易
本质上,我并不相信一些人所谓的,“少年都会变”
成熟与变质,不应该是等号的
希望以及确信,还是有那些“终究是少年”的人
这也是我对自己的期盼
节操小分队可能要暂时分开一段时间
却愈发的感受到了这种想法
祝明天的我们仍是那个少年
也感谢今天的我们依然是那个少年
前一篇:一份珍贵的清末繙译会试考卷
后一篇:关于一档目前能看到的科举史料